兩性聚電解質(PA)水凝膠由帶正負電荷的親水性網絡組成,因其獨特的結構和出色的防污性能而備受關注。然而,PA水凝膠尤其是非中性PA(n-PA)水凝膠因具有超親水性通常會在水環境中高度溶脹而使機械性能大大削弱,嚴重阻礙了其應用。可見,實現n-PA水凝膠的強韌化很有意義卻充滿挑戰。
近期,湖北工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綠色輕工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黃以萬、李學鋒教授團隊提出通過一種簡單的“二次平衡法”通過離子鍵和金屬配位鍵的協同增強增韌 n-PA 水凝膠。在該方法中,將制備的n-PA水凝膠依次浸入多價金屬離子溶液和去離子水中,其中每次透析均需達到平衡,得到高強韌的n-PA雜化水凝膠。通過該方法,非常脆弱的n-PA 水凝膠的機械性能能夠得到大幅提升。該工作的系統研究結果表明單體比例和金屬離子濃度均對 n-PA 水凝膠的機械性能提升效果有顯著影響。該工作還進一步選用不同 n-PA 水凝膠體系和不同多價金屬離子溶液記憶不驗證了該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值得注意的是,非常低的金屬離子透析溶液濃度(≤0.1 mol/L)即可實現 n-PA 水凝膠的有效強韌化。該工作還進一步通過理論模型揭示了n-PA雜化水凝膠的強韌化機制。該工作不僅為非中性PA水凝膠強韌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而且還為PA水凝膠在電解質溶液中行為提供了一些新見解。
相關研究成果近期以題為“Synergistically Toughening Non-Neutral Polyampholyte Hydrogels by Ionic and Coordination Bonds at Low Metal-Ion Contents”在線發表于重要學術期刊《Small》。
圖1 強韌非中性兩性聚電解質(n-PA)水凝膠的設計及制備:(a) 基于“二次平衡法”的強韌n-PA雜化水凝膠的設計和制備;(b)不同狀態所對應的水凝膠實物照片。
圖2 具有不同陰離子單體占比(fa)和FeCl3濃度(CFeCl3)的n-PA-Fe雜化水凝膠的拉伸行為:(a-d)不同fa對雜化水凝膠拉伸性能的影響(此處CFeCl3=0.7 mol/L);(e-h)不同CFeCl3對雜化水凝膠拉伸性能的影響。(此處fa=0.54)
圖3 所提出協同實現n-PA-Fe雜化水凝膠強韌化方法的普適性:(a-d)更換另一種n-PA水凝膠體系所得到的雜化水凝膠的拉伸性能數據(此處fa=0.66);(a-d)選用不同多價金屬離子透析溶液所得到的雜化水凝膠的拉伸性能數據。(此處CFeCl3=0.3 mol/L,fa=0.54)
圖4 具有不同陰離子單體占比(fa)的n-PA-Fe雜化水凝膠的應變軟化和硬化行為及其粘彈性貢獻。(a,b)基于Mooney-Rivlin模型的σred~λ-1曲線;(c,d)基于樣品拉伸應力拉伸曲線所定義的三種模量(E0、E1和E2)及其隨fa 的變化;(e) 水凝膠表觀軟化(FS)和硬化(FH)因子隨fa 的變化;(f)粘彈性理論模型對拉伸曲線的模擬曲線;(g,h)擬合得到的樣品中黏彈性(Gv)和彈性(Ge)部分隨fa 的變化。(此處fa=0.54)
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為湖北工業大學黃以萬、李學鋒教授及中國信科集團全國重點實驗室陶金正高級工程師,共同第一作者為黃以萬、研究生滕琴、研究生錢三榆,湖北工業大學和中國信科集團為共同署名單位,參與本研究工作的還有龍世軍副教授、研究生劉濤及中國信科集團全國重點實驗室李臻。
該工作是研究團隊近期關于強韌化兩性聚電解質水凝膠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之一。在過去的幾年中,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系列基于金屬配位鍵與離子鍵協同增強兩性聚電解質水凝膠的研究策略(Adv. Funct. Mater., 2023, 33, 2213549)、溶脹卻力學性能變強的兩性聚電解質水凝膠(Adv. Funct. Mater., 2021, 31, 2103917)及具有取向結構的類皮膚可快速應變響應及電信號響應的水凝膠(Chem. Eng. J., 2025, 507, 160657)及其在應變傳感領域的應用(Chem. Eng. J., 2023, 474, 145944)。
參考文獻:Yiwan Huang*, Qin Teng, Sanyu Qian, Tao Liu, Shijun Long, Zhen Li, Jin Tao*, Xuefeng Li*, “Synergistically Toughening Non-Neutral Polyampholyte Hydrogels by Ionic and Coordination Bonds at Low Metal-Ion Contents”, Small, Just published online, 2025, 2500258.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mll.202500258
- 中科院化學所賈迪研究員/馬薩諸塞大學Muthukumar教授 PNAS: 偶極相互作用在帶電大分子溶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2-09-28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Small:通過花狀亞微米碳團簇構建的超強超韌水凝膠 - 展現出優異的力學和抗裂紋擴展性能 2025-05-07
- 南京林業大學羅艷龍 AFM:受蜻蜓翅膀啟發的網狀分級結構實現超分子彈性體的強韌化 2025-04-04
- 北航趙子龍教授、清華高華健院士團隊 Acta Biomater.:揭示生物互鎖界面的強韌化與優化機理 2025-01-13
- 川大吳錦榮教授團隊《Mater. Horiz.》: 通過對稱/非對稱擴鏈劑實現聚氨酯彈性體的強韌化、損傷自報告/修復過程可視化 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