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智能產生于對外界信息的快速感知、聯想學習和長期記憶,這些過程從根本上由離子的選擇性傳輸和動態弛豫控制。受生物系統和結構的啟發,合成柔性離子材料,如水凝膠和離子凝膠,已經實現了仿生皮膚的感知功能。然而,對于高階功能(如學習和記憶)的能力仍然缺乏。
東華大學武培怡/雷周玥團隊提出了一種具有自適應離子雙層(IDL)界面的雙層離子凝膠,其IDL由陽離子-π相互作用形成,可以調節離子的快速響應和慢弛豫動力學。快速的離子響應和傳輸使其具有感知和學習功能,而緩慢的離子松弛支持長期記憶。
圖1. 基于陽離子-π相互作用和IDL的雙層離子凝膠設計
離子凝膠設計的靈感來源于生物感覺神經系統的細胞膜門控結構。疏水且環境穩定的[EMIM]+ [TFSI]-離子液體作為主要離子載體。陽離子聚丙烯酸酯塊體(CPB)和中性聚丙烯酸酯塊體(NPB)組成雙層結構,兩層之間形成Janus結構的IDL。其中,NPB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傳輸速率相似,比CPB中的陰離子輸運速率慢,而比CPB中的陽離子輸運速率快。
圖2. 雙層離子凝膠的聯想學習功能
雙層離子凝膠展現出非線性整流效應,并表現出類似于在生物神經系統中的突觸短期可塑性(STP)。還可通過正向與反向脈沖,對離子凝膠實現不同的信息寫入和擦除狀態。同時,雙層離子凝膠能夠模擬經典的巴甫洛夫條件反射。這種學習行為是由每次刺激后緩慢離子松弛的累積形成。緩慢的松弛保留了先前刺激的狀態,使離子凝膠能夠保留過去的學習經驗。
圖3. 雙層離子凝膠的聯想學習行為
雙層離子凝膠對時間序列和間隔也具有進行編碼和處理的能力。當施加由不同頻率的正尖峰訓練組成的刺激時,電信號響應隨頻率的變化而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反應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正向刺激和反向刺激的出現順序,也顯著影響離子凝膠的記憶曲線。反向刺激發生得越晚,記憶曲線衰減越快。
圖4. 雙層離子凝膠的多模態記憶
雙層離子凝膠根據不同的訓練次數和持續時間,從感覺記憶到短期記憶(STM)到長期記憶(LTM)的轉換能夠實現不同模式信息的編碼、存儲及檢索功能。當訓練時間從50秒增加到500秒時,雙層離子凝膠展現出從STM到LTM的轉變。此外,對于相同的總訓練時長,多次訓練(5組100 秒)的記憶效果也優于單次訓練效果(500 秒)。這種功能類似于人類大腦反復學習后的記憶強化。此外,通過 STM 與LTM 轉換模式與訓練,凝膠陣列也展現出圖案記憶、動態存儲和信息加密的潛力。
圖5. 離子凝膠整合信息感知、學習和記憶功能
雙層離子凝膠基于其感知和、學習和記憶功能,可以控制機械臂產生類似捕蠅草的智能決策。捕蠅草對于單次刺激是沒有反應的,只有對多次連續刺激,才會判斷為有活物接觸從而觸發葉片關閉。這是一種低能耗的生物智能決策。而離子凝膠也可以實現類似的自主決策功能。對于低頻按壓無響應,高頻按壓觸發響應并控制機械臂抓住小球,高頻持續按壓則控制機械臂進行抓取和旋轉。
本研究通過引入IDL界面,雙層離子凝膠實現了感知、學習、記憶和自主決策功能的集成,同時開辟了在凝膠類材料中實現電信號處理和調制功能的途徑。
上述研究成果以“Bioinspired learning and memory in ionogels through fast response and slow relaxation dynamics of ions“為題在線發表于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該研究工作由東華大學完成,東華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研究生周寧為論文第一作者,東華大學雷周玥研究員和武培怡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52433003和22305033)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2232024A-05)對該工作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9944-3
- 蘭州大學呂少瑜教授 AFM:用于極端環境救援的多功能光學離子凝膠 2025-05-18
- 福州大學呂曉林 Nat. Commun.:高強韌纖維復合離子凝膠 2025-05-12
- 港中深張祺/長春應化所段曉征 AFM:原位相分離構筑超強離子凝膠膠粘劑 202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