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氟化工產業任重道遠。考慮到中國具有螢石資源優勢,產業規模已經基本形成,我對未來的發展前景比較樂觀。”上周在成都召開的第七屆中日氟化工研討會上,日本F&F國際協會會長原田光惠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由于氟資源主要在中國,日本企業不得不來中國。但由于對中國企業的技術保密工作有所擔心,因此日本企業在投資或轉讓技術時顯得很猶豫。”原田光惠說,目前在氟化工領域,已有一些日本公司與中國企業開展合作,但絕大多數都是水平很低的產品,高端產品的合作很少。她表示,由于存在文化等差異,兩國的從業人員之間缺乏充分的信任,為中國學習日本的技術增加了難度。
“日本企業已經意識到,今后從中國獲取的螢石和氫氟酸資源將會越來越少。日本對于中國保護資源的做法也很理解,我們認為不能把寶貴的螢石資源用在沒有意義的地方。現在,日本氟化工公司紛紛到南非、墨西哥、越南、蒙古等國頻繁活動,希望開拓更多的資源渠道。但即使是這樣,得到的氟資源也很有限。”原田光惠略帶憂慮地說。
中日氟化工研討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作為日方的主要負責人,原田光惠對中國的情況很了解。在本屆會議的開幕式上,她甚至用略顯生澀的漢語做了主題演講。在她看來,此前中國的氟化工企業主要是買日本、美國比較先進的技術,稍做改進就直接應用,行業的總體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從長期來看,如果基礎研究做得不扎實,必然會影響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可能會出現斷層。
她表示,要在全球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就應該集中精力形成幾種有絕對優勢的拳頭產品,并在相應領域培養真正有影響力的專家。在日本,一家公司只專注于做一類產品,基本沒有低水平重復的現象,有利于在整體上提高產業的競爭力。
“日本在二戰后花了幾十年時間,才使氟化工產業發展到現在的水平。幾乎每家日本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研究所,它們的科研水平比科研院所還要高很多。而在中國,很少有企業具備這種實力。”原田光惠認為,中國應該切實采取措施,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