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院士抨擊部分導師沽名釣譽 一味把研究生當苦力
2009-12-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現如今,高校導師將自己的名字署在學生的論文上,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行規”。昨天(12月14日),在上海交大舉行的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上,兩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抨擊了某些導師沽名釣譽的行為。
昨天的論壇上,李德仁教授在回憶自己的導師王之卓院士時感慨地說,在署名問題上,王先生從不沽名釣譽!八麤]有在我的一篇論文上署名,也沒在其他老師的論文上署過名字。他對學生說:‘這是你做的,我不要署名,你可以在文中感謝我一下。’”李德仁教授對于導師的一番話仍然記憶猶新,他還記得,唯一一次署名是參加一個國際會議,回學校后要求寫一個總結,這才署名“王之卓、李德仁”。按照導師的意思,參加國際會議后,要把會議的精神進行理解和傳達,要對其中的內容負責,這才署上自己的名字。
在李德仁看來,導師和研究生之間并非雇傭關系,研究生不是給導師打工的,導師所起的作用應該是 “指方向、嚴要求、創條件”,指導博士研究生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而不能一味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勞動力。李院士還說,自己的導師王之卓對學生非常關心,也嚴格要求,他指導學生都是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去鉆研解決。他帶的學生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自己去攻關,不依賴老師。
教育界人士也指出,長期以來,高等院校的導師將自己的名字署在學生的論文上,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行規”、“潛規則”。學生拉導師的大旗作虎皮,文章順利發表;導師因學生的學術成果,而獲得評獎、業績以及職務方面的晉升。交易雙方固然實現了“雙贏”,卻破壞了學術空氣,助長了學術浮躁的不良風氣。
昨天的論壇上,李德仁教授在回憶自己的導師王之卓院士時感慨地說,在署名問題上,王先生從不沽名釣譽!八麤]有在我的一篇論文上署名,也沒在其他老師的論文上署過名字。他對學生說:‘這是你做的,我不要署名,你可以在文中感謝我一下。’”李德仁教授對于導師的一番話仍然記憶猶新,他還記得,唯一一次署名是參加一個國際會議,回學校后要求寫一個總結,這才署名“王之卓、李德仁”。按照導師的意思,參加國際會議后,要把會議的精神進行理解和傳達,要對其中的內容負責,這才署上自己的名字。
在李德仁看來,導師和研究生之間并非雇傭關系,研究生不是給導師打工的,導師所起的作用應該是 “指方向、嚴要求、創條件”,指導博士研究生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而不能一味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勞動力。李院士還說,自己的導師王之卓對學生非常關心,也嚴格要求,他指導學生都是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去鉆研解決。他帶的學生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自己去攻關,不依賴老師。
教育界人士也指出,長期以來,高等院校的導師將自己的名字署在學生的論文上,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行規”、“潛規則”。學生拉導師的大旗作虎皮,文章順利發表;導師因學生的學術成果,而獲得評獎、業績以及職務方面的晉升。交易雙方固然實現了“雙贏”,卻破壞了學術空氣,助長了學術浮躁的不良風氣。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雯雯)
相關新聞
- 202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將于9月22-26日在京舉行(第二輪通知) 2021-03-06
- 202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將于明年9月22日在京舉行(第一輪通知) 2020-10-23
- 13名院士、上百名“長江”“杰青”,近5000人參加的這場全國盛會,究竟“高”在哪里? 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