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祥教授上海作“雜原子橋連杯芳烴的超分子化學”講座
2009-12-2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2009年12月17日下午,上海有機所交叉學科講座第十六講在有機所圖書館樓報告廳舉行,特邀清華大學的王梅祥教授做了題為“雜原子橋連杯芳烴的超分子化學”的講座。丁奎嶺所長主持了講座,部分研究員和一百多位職工、學生參加了講座。
丁奎嶺所長首先感謝王梅祥教授應邀去該所作講座,并將上海有機所交叉學科講座證書頒發給了王梅祥教授。王梅祥教授出生于上海,現為清華大學化學系和生命有機磷化學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化學所所長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科學中心主任。他的研究興趣主要是基于新型大環主體分子的超分子化學,對映選擇性生物催化和生物轉化反應及應用,合成方法學及在天然產物和生物活性分子合成中的應用。王梅祥教授獨立從事研究以來在國際重要的化學和有機化學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獲得過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委員會“第三屆中國化學會有機合成創造獎金獎”(2005)、香港求是科學基金會“求是杰出青年學者獎”(1998)、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和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1998)等。
本次講座王梅祥教授從新型功能性的大環主體分子體系講起,主要介紹了其超分子化學方面的工作。通過發展“片段偶聯法”,合成了氮雜杯芳烴吡啶等大環主體分子以及一系列氮雜杯雜芳烴類新型超分子主體化合物等,并研究了其結構變化、修飾改造以及對金屬離子、有機分子和對富勒烯C-60和C-70的高效識別等性質。這些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制備方便易得,可望在分子識別與傳感、超分子組裝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
講座結束后王梅祥教授就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雯雯)
相關新聞
- 吉大楊英威教授課題組 CCR 綜述:超分子化學中的鹵鍵 2025-02-01
- 北大黃澤寰課題組招聘博士后/科研助理 - 超分子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科學 2023-09-05
- 杭師大劉俊秋教授團隊誠聘博士后 - 材料、化學等(超分子化學、仿生化學、生物醫用材料等優先) 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