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在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以王利祥、馬東閣、耿延候、景遐斌、王佛松為主要完成人的“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及其在顯示器件中的應用”成果,日前榮獲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是發展大尺寸、超薄、柔性高分子發光顯示屏的重要物質基礎,具有發光效率高、顏色可調、容易加工等突出特點,已成為國際上材料科學、信息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高技術競爭焦點。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及其器件應用”作為核心主題,歷經十余年的持續創新和科研積累,在“單一高分子白光材料”、“分子分散型三基色高分子材料”、“溶液加工型非摻雜磷光材料”等方面在國際上做出具有系統性和創新性的研究工作,不僅提出了一些新概念、新方法和新途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而且產生重要國際影響,帶動了國內外10余個研究小組的跟蹤研究和體系拓展。例如:單一高分子白光的創新工作,被國內外學術界公認為實現高分子白光發射的兩大途徑之一、剛性主體材料/磷光中心一體化材料的發現,成為發展溶液加工型磷光材料體系的重要前沿方向、分子分散型高分子發光材料的創新工作,為發展全光譜顏色顯示開拓出全新途徑-“摻雜劑/主體材料”策略。
該成果獲2007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發表SCI論文174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3.0論文90篇,大于7.0論文24篇。被他人正面引用1452次,8次被國際雜志/網站予以專項評述和封面介紹,包括國際核心雜志:Natur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Chemical Technology、Chemistry World等,以及被評為2007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優秀國際學術論文”和2008年“科學前沿-中國卓越研究獎-Thomson Reuters Research Fronts Award 2008”。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9項、美國專利1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6項,國內外大會和邀請報告42次。培養研究生30余名,其中1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中國科學院50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人獲得德國洪堡獎學金。
該成果的取得對于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體系,提升我國在國際平板顯示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 長春應化所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2008-02-26
- 長春應化所白晨曦研究員團隊 Macromolecules: 通過后聚合大分子鏈交換反應合成耐超低溫的聚乙基氟苯基硅氧烷彈性體 2025-04-25
- 長春應化所陳學思院士、龐烜研究員/吉大白福全教授 JACS:氫鍵功能化咪唑類催化劑實現環氧化物和環狀酸酐開環共聚合成高分子量聚酯 2025-03-31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韓艷春團隊 AFM:彈性體基體中構建連續共軛聚合物網絡 - 實現高拉伸性與高電學性能兼得 2025-03-25
- 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國家自然科學獎取消SCI他引次數 2019-12-04
- 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獲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獲獎項目 “聚集誘導發光” 2018-01-08
- “粒子填充改性高分子復雜體系流變學及其應用”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