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意義上說,新材料是指新出現的或正在發展中的,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采用新技術(工藝、裝備),使傳統材料性能有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
試想過你的生活缺少了新材料將意味著什么嗎?
如果沒有了計算機,你是否將面臨一個混亂的世界?無論你是打電話、上網看新聞、還是坐公交去商場購物……都離不開計算機的支持。是的,在光鮮的數字生活背后,就隱藏著新材料的巨大功勛:這些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計算機的芯片都是由半導體材料做成的。
或許可以這么說,從載人飛船到汽車、從“鳥巢”到地板,從激光器到釣魚竿……只要你能想到和看到的,幾乎都有新材料的“身影”,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卻又“默默無聞”。
在國家層面,新材料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搶奪話語權的舞臺;在企業層面,新材料早已彌漫著商戰的硝煙;而在個人層面,新材料已經改變或即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如果說鋼鐵、水泥是傳統產業的重要基礎,那么,新材料就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石。”
“新材料產業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很明顯的杠桿作用。21世紀將是以新材料為重要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誰掌握了最先進的材料,誰就能在高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上占有主動權。”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副秘書長李克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一名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從事新材料研發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李克健見證了我國新材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分散到系統的歷史性巨變。自從得知新材料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后,他倍感振奮。
“材料科學和信息技術、生命科學,被認為是21世紀的三大支柱性高技術產業。一種新材料的應用,往往事關一個產業的興衰,事關國家的經濟、安全命脈。”李克健認為。
“如果說鋼鐵、水泥是傳統產業的重要基礎,那么,新材料就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石。”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咨詢師龔發金認為,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也是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能級、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
“新材料已被世界公認為是最重要、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作為眾多產業的關鍵上游,新材料大多在幕后發揮作用。”李克健笑言,“新材料很低調。”據了解,新材料的發展可以廣泛帶動汽車、航空設備、通訊設備、家電、IT行業以及房地產、交通運輸、城市建設等諸多領域的技術進步。近幾年,中國新材料產業市場需求平均年增長率都在20%左右,整個產業正處于強勁的發展態勢之中。
“新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很多,比如說用于建筑的保溫材料,不僅能有效降低能耗,還將提升住宅建筑的舒適性。”龔發金說。
由于新材料在發展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世界各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它的研究開發工作,并制定了相關產業和科技發展計劃。如美國的21世紀國家納米綱要,日本的納米材料計劃,德國的21世紀新材料計劃,歐盟的納米計劃等。
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全球新材料產業總體規模達到9980億美元,中國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了5031億元,同比增長25%。由新材料帶動而產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則是個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