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堯:我國大學存在十五大“流行病”
2010-03-24 來源:科學時報
8 研究生導師老板化
近年來,導師老板化問題不斷引起公眾關注和爭議,社會不滿意,大學不滿意,身處其中的教師和學生都不滿意。而這種充滿矛盾的導師老板化依然橫亙在我們面前,又不得不面對。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認為,在我國大學,從“導師”到“老板”,已不僅僅是簡單的稱謂變化,實際上已折射出當下師生關系簡單化、功利化的傾向。導師之所以被稱為“老板”,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利益驅使”和“彼此回報”。當下師生關系已被“異化”:學生需要導師提供項目與經費,以使他們完成論文和獲取學位,他們并不在意導師是否能真正給予學術上的指導;導師需要學生參與課題,成為自己“項目組”的“勞動力”,至于學生能從中學到什么,以后成長為怎樣的人,他也并不在意。這樣一來,學生希望投靠課題多、項目大的“大老板”,而“老板”則希望找到聽話、勤快乃至“有后臺”的學生。
有研究者指出,2000年以后,與大學教師有關的關鍵詞猛然發生改變,“導師”、“老板”、“量化考核”等詞匯跳躍在校園里,印刷在新聞紙上。大學教師在表情上越發豐富,卻在心理距離上遠離了學生。從本質上說,導師老板化是功利的大學、功利的教師和功利的學生之間的惡性循環。黑格爾有句名言,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做了老板做了包工頭,大學丟了魂、民族丟了根。在社會商業價值甚囂塵上之時,大學萬萬不可忘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因此,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谷超豪明確反對導師老板化。對此,大學要反思:什么是大學師生關系?導師與研究生關系的本質是什么?大學如何構建合理的研究生培養機制?
9 大學教授庸俗化
在鉆研學術與追求真理的時代,大學教授中雖然也出現過一些敗類,但總體上是純潔的。教授把探究學術真諦當成理想,一代又一代人的奮斗,鑄就了多少純凈的靈魂、崇高的人格!曾幾何時,學術變成了可以轉化為名利的產物,它可以換來金錢、住房、職稱、官位、獎品、名聲……它的價值轉化為商品的價格。這種學術功利的陷阱如同一劑強烈腐蝕劑,正在腐蝕著教授的學術生命。尚明瑞先生讀了《所謂教授》(春風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后說,今天中國的知識分子大規模從精神寺院撤離,“認真”已成為塵封的記憶,“文人”正在盯著買方市場尋求新“活法”,“不迂”、“不傻”的人們正在跳著歡快的舞步走向平庸、無序、淺薄、粗陋、偽善和麻木。
我想說的是,任何一所大學都有腹中空空卻聲名顯赫的教授,然而在京城中混油果子吃的畢竟是少數。法國作家帕斯卡爾說,高貴如葦草的人之所以有尊嚴并且高貴,在于他有思想。人就是因為思想而高貴于宇宙。但高貴如天使的教授中也有個別人卻時而會表現為禽獸,這并非大學精神之所在。大學教授應該是什么?是授人以漁、在學術上有所創新的大師,是大學精神的代表。大學教授是大學精神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是科學真理的堅定實踐者,同時也是大學優良傳統的真正繼承者。在大學發展的歷史中,大學教授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和發展著大學精神。對此,大學要反思:大學教授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大學世俗化與庸俗化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如何遏制大學教授的庸俗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四川大學梁坤能、鄧怡 ACS Nano:用于感染性骨缺損快速殺菌與骨整合的非氧依賴型硫酸根自由基和Fe2+修飾植入物 2025-05-16
- 貴州大學謝遠鵬/呂夢嵐團隊 Mater. Horiz.:改性木材制備高效界面太陽能蒸發器 2025-05-16
- 復旦大學彭娟教授團隊 ACS Macro Lett.: 外電場調控共軛高分子的溶液聚集態與薄膜晶型 2025-05-16
- 劉堯:教授的評審標準不可降低 2010-02-23
- 劉堯:設“教學型教授”有誤導傾向 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