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上海交大校園,繁花似錦,歡歌如潮;百十四年的薪火傳承,櫛風沐雨,續寫輝煌。4月10日上午,上海交大在閔行校區菁菁堂隆重舉行慶典,1600余名校友、嘉賓歡聚一堂,慶賀母校114周年華誕。校黨委書記馬德秀,校長張杰,原校長謝繩武,黨委副書記孫大麟,黨委副書記徐飛,常務副校長林忠欽,副校長吳旦,原常務副校長葉取源,原副校長盛煥燁,黨委常委李建強,日本名古屋大學前校長平野真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筑總公司總經理孫文杰,全國政協委員、榮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征,江蘇省政協委員、香港亞洲電視有限公司董事長盛毓鳳,香港廣森國際有限公司前總經理榮兆蕃,昌興國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副主席盛承慧,日本留園株式會社會長盛承倩、社長盛承洪,香港亞洲電視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盛品儒等出席慶典大會。
馬德秀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上海交大114年的求索與奮斗,鑄就了交大輝煌的歷史。交大的發展,始終與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馬德秀說:“民族危亡中南洋公學的初創,賦予交大人自強不息、儲才興國的責任意識;革命戰爭年代的救國救亡,錘煉交大人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民族氣節;新中國的誕生,燃燒起交大人艱苦奮斗、振興中華的豪情壯志;改革開放的春風,煥發起交大人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馬德秀指出,再過10年,中國將建成創新型國家,全面邁進小康社會。交大人已將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神圣使命和最高責任,交大人也必將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偉大實踐中譜寫更加燦爛的歷史篇章。馬德秀強調,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愿景是凝聚廣大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的精神紐帶,這一愿景將引領交大以更加前瞻的視野、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主動的精神、更加開放的胸懷,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服務社會中發揮開拓示范作用;引領交大更加注重文化建設,把交大建設成為具有思想張力、精神活力、文化魅力的廣大師生校友向往的精神家園,并成為全社會思想文化的燈塔。
張杰校長發表題為《‘交通’為名,‘大學’為道》的演講。他回顧了上海交通大學114周年來,歷經風雨砥礪,為國家民族勵精圖治,矢志前行的輝煌歷史,闡釋了“交通大學”的深刻意涵。張杰指出,交通大學以“南洋”之名立,以“交通”之名興,“交通”二字作為校名已經成為了全體交大人,也成為了國人的一種文化傳誦。在“交通”之名下,交通大學的“大學”之道承載了“儲材興邦”的建校理想,光耀了“當為第一等人才”的辦學理念。張杰深情地說,“交通”不僅是校名,更是辦學之道。真正讓交通大學卓爾不群百十載的,正是這種“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則其志同”的胸懷、氣度、格調、信念。這已經成為了交大人在傳承歷史中,堅持自己品格的永恒追求。張杰寄語校友們秉承飲水思源的感恩,愛國榮校的責任,追求真理的激情,振興中華的夢想,在世界各地建立功勛,引領潮流,使母校早日屹立于世界一流大學之林。
慶典大會上,杰出校友獎頒獎典禮和校長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馬德秀書記和張杰校長共同為1948屆賀彭年學長、1952屆徐如人學長、1964屆孫弘斐學長、1968屆李棟恒學長頒發“上海交通大學杰出校友獎”;為Yelmurat Lira、方曦、王成燾、葉必豐、朱鳳軍、許迅、佘培勤、徐楚、郭曉奎、詹仁左和上海交大出版社、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糖尿病防治小組、勵志講壇學生組委會頒發“2010年校長獎”。校長獎獲獎者代表基礎醫學院郭曉奎表示,責任在肩,倍感振奮,要和全校師生一起,齊心協力,共同發展,開啟交大新篇章。校長獎獲獎者代表留學生Yelmurat Lira用英、俄、法、韓等八種語言祝福:“交大,生日快樂”!
慶典大會隆重熱烈,鼓舞人心。詹仁左教授現場書寫“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民樂表演《歡樂歌》,詩歌朗誦《光陰五載,鑄造輝煌》,交大世博志愿者歌唱《2010等你來》,表達了交大人對母校114周年華誕的豪情壯志和無限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