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三五所國外知名大學 高教實驗田廣東暗破“冰”
2010-04-28 來源:南方日報
港校熱盼赴粵辦學的前景
希望來內地獨立辦學是很多香港高校的愿望,但在目前國情下,這一條很難實現,是制度對人智慧的高度挑戰
《珠三角規劃綱要》出臺后,在香港高校中引來一陣熱議,幾大高校甚至召開座談會進行研討回應。
到2020年,珠三角希望成為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在這征程中,創新型人才的支撐必不可少,因而《珠三角規劃綱要》明文表述“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舉辦高等教育機構,放寬與境外機構合作辦學權”。
據全國政協委員、UIC副校長徐是雄透露,現在有興趣來珠三角辦學的香港高校有香港理工大學,準備去東莞,已與東莞市政府正式簽訂了合作意向書;香港大學,聽說準備去深圳搞醫科專業;香港中文大學,聽聞沒興趣與內地某一所大學合作,而是想獨立辦學,這個可能與現行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沖突比較大。
眾所周知,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都是全球排名位列50強的名校,香港大學更是在全球排名第24位,在亞洲僅次于排名第22位的日本東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名校。
現在,關于香港理工大學落地東莞一事脈絡最為清晰。東莞市副市長吳道聞表示,香港理工大學來莞辦學將分兩步走,首先啟動以工商業界為對象的培訓及科研項目,這個工作年內就可啟動,而大家最為關心的第二階段高等院校學歷教育的全面合作,吳道聞副市長表示要等可行性報告出臺之后才能開展,雙方希望最終建成一所辦學層次涵蓋本科、碩士、博士,立足東莞、面向珠三角、輻射全國的具有國際水平的應用型大學。
“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向你透露更多情況。”吳道聞副市長這樣對記者說。
香港理工大學落地珠三角讓外界議論紛紛,媒體猜測這所新型的大學會選址生態園或虎門的威遠島。而至于辦學模式,香港理工大學唐偉章校長已表示,可能參照UIC的辦學模式,那就意味著不論是在東莞讀還是在香港讀,將始終保持“香港理工大學”的品質,這也是香港名校來珠三角辦學最為核心的意義。
但是,就在這種成功背后也有種種不容樂觀的因素。根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的規定,香港高校來珠三角辦學必須找到一所當地的高校合作,那么,香港理工大學在東莞和哪所高校合作呢?是東莞理工學院抑或是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不得而知。
其實,希望來內地獨立辦學是很多香港高校的愿望,它們認為,保持高度的辦學自主權是保證高質量的前提,但是在目前國情下,這一條很難實現。不僅如此,還有難以啟齒的問題。那就是錢。
據了解,現在香港名校來珠三角辦學,珠三角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叫當地政府出資十幾個億,拿一兩千畝土地并不是太困難的事情,難就難在大學開辦后的維持上。在香港,高校生均撥款每年達到十多萬港元,而我們這邊的生均撥款最高的深圳、東莞的大學也只是兩萬多元,省屬高校只是數千元而已。
沒錯,合作機構需自負盈虧,而港校海外招聘的教師、與國際接軌的薪酬、優良的品質,決定了一方面需要政府投入高昂的生均撥款,另一方面,它的學費也是昂貴的。這不僅需要我們的物價部門的收費價格審批需與時俱進,先行先試,而且,隨后每年的高投入始終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聽聞東莞正積極考慮引進民營資本來解決這個難題,這未嘗不是一條路子,但具體怎么做才更符合內地的規范,這已成了現行制度對人們的智慧的高度挑戰。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