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化學系袁金穎副教授的研究小組致力于具有特定結構的刺激響應性智能聚合物的合成與性能方面的研究,并以此為基礎,構筑發展新型的智能材料與大分子機器。最近,該課題組合成出一種含卟啉側基的三嵌段兩親性共聚物,這種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穩定的微凝膠體系。通過添入不同的陽離子氛圍,可以改變該共聚物的顏色,使之具有廣譜色彩調節能力;同時,調節溫度還可以使每種含不同金屬離子的共聚物顏色進一步改變,形成一種類似“Twin-action”型的納米傳感器。該成果已發表在Chem. Commun. 2010, 46, 2781-2783上,英國皇家化學會(RSC)旗下的Highlights in Chemical Technology 在2010年第4期上以“Twin-action nanosensor”為主標題,以“A polymer nanosensor develop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responds to both metal ions and temperature”為副標題對此項工作進行了亮點報道和評述,該報道此前于3月5日發表在Chemistry World上,充分肯定了單種共聚物進行全譜色彩調節的重要性與創新性。這為多通道雙響應納米傳感器的制備開辟了新途徑,有望應用于全譜的納米比色陣列和超敏長程溫度計陣列中進行高速多通道檢測。評述撰稿人引用了共聚物領域的著名專家,荷蘭Radboud University的Richard Hoogenboom教授的評論。Hoogenboom教授 “was impressed by the ‘amazing results’. He says he has not seen ‘any examples where with one single polymer it is possible to get such a broad colour spectrum and temperature sensing regime just by adding metal ions’”。
- 華南理工付良兵教授 Angew:生物質來源的功能聚縮醛可控合成及性能調控 2025-05-06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
- 長春應化所白晨曦研究員團隊 Macromolecules: 通過后聚合大分子鏈交換反應合成耐超低溫的聚乙基氟苯基硅氧烷彈性體 2025-04-25
- 告別“電線纏身”時代 - 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團隊 Nat. Commun.:研發出可穿戴心電“電子紋身” 2025-04-08
- 清華大學楊睿教授團隊 JCP:高效準確預測PBAT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使用壽命 2025-03-19
- NTU夏焜/清華大學高華健/浙江大學王冠楠 Sci. Adv.:流變學范式揭示長期粘附耐久性的內在機理 2025-03-19
- 清華大學袁金穎教授、張長水教授 JCIM:機器學習方法實現基于微觀結構圖像的材料性質識別與預測 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