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爭取到項目、課題”是高校許多青年教師的苦惱。日前,武漢大學出臺文件,改革現行科研評價標準,提高學術評價的科學化程度,特別是改革年度考核辦法,逐步實施以單位為對象數年一考核的考核辦法。逐步試行代表作制度,探索通過招投標形式對某些學科特別是基礎研究領域一定數量的學者放寬考核年限的做法。
據了解,近年來,武漢大學從學術制度建設、學術生態建設的最佳結合點入手,探索科研誠信的有效途徑,構筑起科研誠信“防火墻”。
目前,該校學術委員會和學院教授委員會在校院兩級學術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教授委員會不僅有權審議院系的學科和專業設置、科研計劃、發展規劃,為院系發展提供咨詢意見,而且有權評定院系教學、科研成果,在學院引進人才、職稱評定等問題上擁有初審權。“現在不是什么事都是行政領導說了算,‘教授治學’不再是一句空話。”該校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委員會成員羅紫初教授說。
近年來,全國學術不端事件時有發生。武漢大學的決策者較早地意識到,防止學術不端事件發生,既要加強制度建設,更要從科研軟環境上著手,營造良好的科研生態環境,寬容科研失敗,讓教師們不為評職稱所累,不為工作量所累,不為各種評獎所累,而能夠潛心于自己的專業,潛心于學術,潛心于創新。
該校建立了多元化的科研項目績效評估體系,完善了以創新和質量為導向的科研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科學的文科科研考核機制,實施以單位為對象數年一考核的考核辦法,營造寬松、彈性的科研環境。重要調研報告和咨詢報告也被納入教師的科研成果。
該校良好的學術生態環境里,成名專家對青年教師的扶持已成為一種風氣,助推著學術生態的良性運轉。水利水電學院青年教師熊立華33歲被破格聘為博士生導師,也申請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所有國家層面的項目。他說,指導老師郭生練教授讓他獨立承擔一些重大課題,支持他以項目主持人身份申報國家獎勵讓他很早接過了前輩的“接力棒”。如今,他也把這一優良傳統延續到他自己所指導的學生身上。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聯合武漢大學 AFM:一種用于植物生長照明和光學溫度傳感雙功能的可回收發光透明木膜 2025-04-16
- 武漢大學常春雨教授課題組 Nat. Commun.:具有突跳失穩特性的氣動水凝膠人工肌肉 2025-04-10
- 武漢大學鄧紅兵/趙澤團隊 Sci. Adv.:廢棄花粉和棉纖維“變身”高性能、水加工和可持續的生物塑料 2025-04-07
- 楊玉良評高校科研考核體系:應寬容科研的孤獨 2012-05-24
- 科技部、基金委發布通知: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鉤! 2020-07-30
- 科技部等20部委印發新規,這些行為被認定為科研失信 2019-10-12
- 29所“985工程”高校聯合簽署全國首份研究生科研誠信公約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