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為抗體 塑料也能當“解藥”
2010-06-2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塑料抗體
塑料這個大家族可能要在醫學領域中大顯身手了——科學家們說“塑料抗體”真的可以有。動物在對付傳染病和不明侵入的物質時,身體可以產生一種蛋白質,并活躍在血液中,這就是傳說中的抗體了。最近科學家們第一次驗證了塑料抗體的確可行。這個研究報道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上,它向我們展示了塑料顆粒在醫學上的應用前景。這些抗原來自花粉、室內塵埃、某些吃的、有毒的常青藤、蜜蜂蜇或者其他東西帶來的病毒或細菌導致的反應。
謝伊(Kenneth Shea)、由星野(Yu Hosino)和他們的同事參考了以前的研究,最終制成了納米級塑料顆粒,可以像天然抗體一樣去附著在抗原上。實驗中的抗原使用了蜂毒肽,這是蜂毒中的主要毒素。他們利用了分子印記技術來制造抗體,這是一個類似于在高分子聚合物中留下腳印的過程。科學家把蜂毒肽和叫做單體的小分子混合,然后接下來的化學反應會讓它們結合在一起。成型以后,研究者把毒素過濾出去。這樣納米粒上就保留了毒素形狀的小坑。
科學家給實驗老鼠們注射了會致命的蜂毒肽。很快,毒素發動了針對細胞的大屠殺。部分幸運的老鼠們馬上又被注射針對蜂毒肽的塑料抗體,其余“鼠品不好”的家伙則沒有得到相同的“解藥”。結果前者的成活率顯著高于后者。謝伊表示,納米顆粒可以針對不同的目標制備,也將打開一扇廣泛應用塑料抗體的大門。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塑料抗體首次抗病試驗取得成功 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