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將在全國推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
2010-06-2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北京大學去年推出“校長實名推薦制”,北大當時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推進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新模式,為不同類型優秀學生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但在社會誠信系統尚待完善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證推薦過程的公平、公正、公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一舉措引發不少質疑和爭論。
昨天(6月24日),北大招生辦公室公布明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的實施辦法,北大不但繼續實行該政策,而且要從原來的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擴大到全國范圍。新方案明確,獲得推薦的高中生“綜合素質全面、學科成績突出、志向遠大、具備發展潛能、社會責任感強”。
推薦范圍將擴至全國
根據北大招生辦公室昨天公布的2011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實施方案,“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將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自方案公布之日起,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學均可報名申請。
北大招辦負責人表示,通過試點,北京大學選拔了一批綜合素質全面、學科特長突出的優秀中學生,為進一步探索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積累了經驗,效果良好。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了許多富于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對不斷完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起到了積極作用。“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北大將堅持公開、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則,嚴格落實各項程序和細節。
北大此前選擇北京、天津、重慶、黑龍江、吉林、江蘇、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廣東、陜西、新疆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試點該制度,在試點范圍外的地區,有學生感到不公平,也有評論認為北大選擇的這些地區中,西部地區學校較少,忽略了農村生源。
招生規模取消3%上限
去年北大強調通過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的自主招生方式錄取到北大的學生,原則上控制在本科招生計劃的3%以內,而今年這個限定沒有在方案中出現。北大每年新生招生計劃近3000人,去年獲得北大實名推薦的學生總數為90人,如果他們今年全部被錄取,正好在3%的上限。
去年全國共有39所中學校長擁有推薦資格,根據北大的方案,中學校長所具有的推薦資質,除存在弄虛作假等情形外,原則上在該校長的任期內均有效。如遇校長變更等情形,則須由新校長重新向北大招生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請。至今還沒有曝出弄虛作假的情況,所以大部分學校將繼續擁有推薦資格。
今年擴展了實施范圍,將可能有更多的學校校長擁有推薦資格,被推薦的學生人數也有望超過去年。
明確招收“全才”高中生
去年,由于被推薦的學生多為各方面表現優秀,成績又突出的尖子生,所以曾經引發社會關于“全才”和“偏才”的爭論。有人認為,將校長推薦的名額給了成績本來就突出,可以考上北大的學生是一種浪費,認為應該把名額用在偏才、怪才上。
北大在新方案中,明確給出了這場爭論中北大的態度。對于被推薦的高中生,北大把去年的標準“綜合素質優秀或學科特長突出的高中畢業生”改成了今年的“綜合素質全面、學科成績突出、志向遠大、具備發展潛能、社會責任感強。”綜合素質全面和成績優秀成為選拔的重要標準。
獲得推薦的學生可以享受的優惠條件與去年相同:初審合格者將免予參加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筆試而直接進入面試,面試合格者在高考錄取時將享受北京大學一批次錄取線下降30分錄取的政策。去年關于“具備教育部規定的保送資格的學生,可向北京大學申請相關專業的保送資格”一句被取消。
申請評審流程時間更長
此前的方案出臺較晚,所有程序都在一個月時間內走完,學校的申請時間只有三四天,即便如此,去年也有400多所中學進行申請,最后獲得推薦資質的中學不到申請學校的10%。據媒體報道,北京有41所中學提出申請,但是最后只有4所被批準。
新方案顯示,今年的流程時間更長,6月25日到7月31日之間為中學資質申請,9月進行中學資質評審,結果在10月公示。學生申請時間以及審核學生資料的時間為11月,11月到12月間進行學生信息公示。
■專家觀點
推薦標準應更清晰
北大今年明確被推薦生要“綜合素質全面、學科成績突出”,同時又提出“志向遠大、發展潛能、社會責任感”。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這一標準仍不能體現出北大特色,可套用在各大學,而中學校長推薦作為自主招生的一種方式,應該選擇更符合學校本身特色的人才。“志向遠大、社會責任感”等標準對中學校長來說,操作性不強,無法衡量,更無法起到本身想起到的價值導向的作用。他認為雖然改變了標準,最后推薦的結果應該還是類似的。
熊丙奇認為,作為大學入學考核,學校應建立更清晰的標準,用定量描述代替抽象不具體的定性描述。他舉例,美國的大學招生有一套包括16個指標的評價體系,其中有SAT成績、中學學科成績、獎項、社區表現等,各大學根據自身特色設定不同比重,既體現學校特色,也讓學生公開公正選拔,中學更有可操作性,起到了真正的價值引導作用,打破分數的唯一標準。“在這樣的體系下,即使選拔偏才也是有標準可依據的。”
■新聞背景
“校長實名推薦制”是指:獲得推薦資質的中學校長,可向北大推薦優秀畢業生,審核合格的推薦生將直接入圍北大自主招生面試范圍,通過面試的學生高考時將享受線下30分錄取的政策。推薦生人數原則上控制在北京大學本科招生計劃人數的3%以內。
2010年起,北大自主招生在北京、上海、湖北等十三個省市自治區試行“校長實名推薦制”。全國共有400余所中學提出申請,其中39所中學獲得2010年的推薦資格。其中北京地區的中學有中國人民大學附中、北京四中、北京大學附中和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2010年初,90名“實名推薦” 考生全部通過了面試。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北京大學龐全全教授團隊 Adv. Mater.: 氟化微疇調控-聚陽離子基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用于高電壓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5-03-14
- 北京大學朱戎課題組 Nat. Commun.: 類累三烯催化可控聚合進展 2025-03-14
- 北京大學宛新華/張潔團隊 Macromolecules:聚合后反應誘導自組裝構筑聚苯乙炔手性材料 2025-01-24
- 香港浸會大學推出“中學校長推薦內地優秀生獎學金計劃” 2007-09-26
- 北大“校長實名推薦制”首次啟動綜合評價系統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