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0》公布
2010-07-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中國“綠色發展”須跨越三大基本臺階
《報告》指出,中國要實現綠色發展必須有序地通過三大基本臺階:人口“零增長”、資源消耗“零增長”和生態退化“零增長”階段。
《報告》解釋說:地球資源實際消耗于兩個“戰場”:其一是新增人口的生存和發展,其二是人類在不斷地追求高享受。這兩者的疊加給綠色發展戰略的實施帶來了第一道必須突破的障礙。
而在資源消耗方面,為了更清晰地表達全球“生態赤字”的發展態勢,科學家們提出了“生態赤字日”概念,即指人類將地球為滿足一整年的用度而產出的資源消耗殆盡的時間節點。在“生態赤字日”之后該年度的其余時間內,人類是向地球及子孫后代索要資源。
1987年人類首度進入“生態赤字日”,當時的時間是12月18日。而2009年的“生態赤字日”已經提前到了9月25日。
《報告》將中國生態退化“零增長”階段視為最難跨越的階段。
牛文元等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生態和環境質量的變化與人口數量龐大的壓力和資源消耗巨大的壓力息息相關,在人口數量、資源和能源消耗未達到零增長之前,單純地去提高生態質量和環境質量是不可能辦到的。
經過數據分析,《報告》編撰組的專家提出了中國跨越“三大基本臺階”的時間點:2030年,實現人口數量的“零增長”,同時實現人口質量的極大提高;2040年,實現資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極大提高;2050年,實現生態和環境惡化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生態質量和生態安全的極大提高。
同時,《報告》還給出了中國各區域實現跨越“三大基本臺階”的時間表:排在前三位的上海、天津、北京分別在2015年和2018年實現人口“零增長”階段的跨越。在資源消耗“零增長”的時間表上,排在前三位的北京、上海、天津將分別在2025年、2026年和2029年實現跨越。而在生態退化“零增長”的時間表上,排在前三位的上海、海南、浙江也需要在2035年、2040年和2041年才能實現跨越。
《報告》還提出了中國實現綠色發展的三大宏觀判定規則。楊多貴表示,“工業化水平指數”是否實現倒U型曲線從左側向右側的轉移,是衡量綠色發展的產業結構調整的宏觀判據。
《報告》還將“社會公平指數”和“環境質量指數”作為判定規則。楊多貴表示:“‘社會公平指數’是否實現倒U型曲線從左側向右側的轉移,是衡量綠色發展進程的第二宏觀判據。而‘環境質量指數’是否實現倒U型曲線從其左側逐漸上升(變差)經過頂部臨界區再落入右側不斷下降(變好)的轉移過程,是衡量綠色發展進程的第三宏觀判據。”
牛文元表示,希望《報告》能夠成為各區域自我判定“綠色發展”進程的參考依據,并最終向“綠色發展”邁進。
另據了解,去年發布的《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09》在一年內已經加印了5次。
中國各地區科學發展水平評估結果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1》出爐 中國仍將是科技人才輸出大國 2011-08-03
- 黃維院士、于海東和劉舉慶教授團隊:以“鱗”為基,構筑柔性發光技術綠色發展新路線 2020-03-25
- 張俐娜院士:“綠色發展”戰略呼喚可持續的高分子新材料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