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校長龔克:求真知,做真人
2010-10-12 來源:科學時報
日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大學主辦的“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報告會”在北大舉行。中國科協常委、天津大學校長龔克教授作了題為《真實與責任——學術道德與規范的真諦》的主題報告,針對踐行當代學術道德、樹立學術誠信作風等相關問題,為北大新生上了一堂有意義的道德教育課。
“為了踐行學術道德,學術規范作為學術共同體,對學術行為作出有強制力的共同規定,涉及了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呈現的各個方面,比如:數據、引文、署名、致謝等。我們可以不記住所有規定,但要理解規定的精神實質。”龔克認為,“學術規范的真諦就是真實和責任。”
真實是學術規范的基線
什么是科學?達爾文曾說:“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作出結論。”龔克指出,規律是客觀的,是發現出來的,而不是人為制造出來的;要像竺可楨先生所說的:“科學精神就是只問是非,不計利害。”“真實是科學的基本屬性,也是科學工作者的基本要求。”龔克說。
對于什么是“知”,龔克引用古人的兩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認為,不應當羞于不知,冒充自己什么都懂,“不知為不知”這是一種科學態度、科學精神。所以,真實是學術規范的一條基線。
一些老師或學生為追求名利、學位不惜造假,最終自食惡果,名利盡失。龔克談到曾經震驚中外的漢芯事件:陳進在1997年獲得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博士,2001年回國后因發明“漢芯1號”而榮譽加身,并獲得了長江學者稱號和政府津貼。陳進承擔了“漢芯”系列芯片研制項目后,卻從美國摩托羅拉買進芯片,打磨掉原商標,標上“漢芯”,稱為自主創新的“中國芯”。這是一種嚴重的不端,陳進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在談到一稿兩投問題時,龔克說:“一項自己研究的成果,如果不是剽竊的,但是投給兩個出版單位,是宣傳科研成果、造福人類,還是自我剽竊、以謀私利?”他介紹說,在去年晉升高級職稱期間,有人舉報說有一位教師在2000年和2001年將同一篇文章用中、英文分別發表在兩個雜志上,涉嫌一稿兩投,查明屬實后取消了這位教師晉升教授的資格,并對其進行批評教育。
“去年這在天津大學引發很大的爭議,特別是中英文的這篇文章,關鍵在于它是否真實地表達或呈現了成果的狀態,我們查到這兩個雜志都要求‘首次發表’,要求沒有用別的文種以簡短的形式在其他地方發表,來真實地呈現出來,我認為這是反映了規范是處于一個灰色地帶,如果我們把真實作為基線的話,這實際上是很清楚的。”龔克說。
“教育部曾經制定一個適用于所有高校的行為準則,其中特別談到了誠實守信,尊崇學術規范,恪守學術道德,不作弊、不剽竊。那么所謂一稿兩投在不真實呈現的時候,是一種自我剽竊,將一個成果變成了兩個成果。”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天津大學宋東坡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 無視角依賴、高飽和度植物油基高分子結構色顏料 2025-03-06
- 天津大學葉龍教授等 EES:分子增韌新策略協同提升有機光伏電池的效率、穩定性、本征可拉伸性、機械耐久性和輸出功率 2025-02-13
- 天津大學宋東坡教授課題組 Angew: 告別有毒顏料 - 連續規模化合成環保聚合物結構色顏料 2025-02-06
- 南開校長龔克:堅守“育人為本”才是大學正道 2012-05-09
- 南開校長龔克:大學章程制定不宜過急 2012-03-14
- 龔克當選英國化學工程師學會榮譽會士 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