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聘任制改革:未明確提取消行政級別
2010-11-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方案中明確規定,在今年9月份新學期后進入深圳大學的教師,除了那些已經取得高級職稱的特聘學科帶頭人之外,所有人只能把自己的關系掛在深圳市人才交流中心,而“老人”的人事檔案仍可留在深圳大學。
在考評環節中,也有類似的規定:首個合約期結束時,新人若未能通過學校的考評,學校有權解除合同;老人則只給予降級的處罰,并不因一次考評不合格就要你走人。
首次簽約,為了“確保改革平穩過渡”,深圳大學采取了全員受聘的辦法。據介紹,全校共有教職員工2415人,除了校領導和師范學院正職領導11人須由政府任命外,全校應簽訂聘約的人數為2404人,目前簽約補聘和已簽約人數合計2400人,占應簽約人數的99.83%,官方稱這個數據“顯示改革得到了絕大多數教師的擁護和支持”。
“對現在的老師來說,其實是沒什么影響的;但對以后進入深圳大學老師來說,門檻提高了,要求更加嚴格了。”劉建總結。
由教授到“教授工”
與劉建的樂觀情緒不一樣,更多的老師只愿匿名接受《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
“我們只是‘被聘用’。”他們這樣理解這場改革。他們對聘任制本身并不抵觸,但無法接受與聘任相關的一系列考核指標。改革方案“重教學、輕科研”,是深大老師普遍的感受。
比如,改革方案規定,教師崗位的工作量,原則上為周學時12節。
“改革實際上從9月就開始了。你從學校的課程系統里就發現,今年的課程多得不得了。”一名副教授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以前大家都不愿意上課,現在是搶著上課。本來是沒有這么多的科目,只好胡開,比如‘茶文化’。現在學校的課程設計極度膨脹,五花八門,而學術氛圍被淡化了。”
一般而言,給學生上一節課,老師需要大約三倍時間來備課。“這意味著如果老師認真完成課時,每周需要工作至少48小時,哪里還有時間去做科研?”這位副教授質問。
有老師通過郵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些以工作量為主的條件應該說很多老師是完不成的。因為工作量的總量是固定的,比如化工學院、醫學院、文學院等,每個人有每周12節課的工作量去做嗎?到最后,這些完不成工作量的老師和學院該怎么辦?是不是都解聘掉?”
這位老師的意思是說,相對于高等數學、英語、計算機、政治等要為全校上公共課程的院系,其他以專業課程為主的院系,根本不可能保證每位老師都擁有每周上12節課的權力。
迫不得已,改革方案中增加了科研和公共服務可折算成課時的規定。至于如何折算,由各院系自行制定細則。
于是,問題又來了。
由于院長等中層領導一律都采取了聘任制,“因此,合乎邏輯的解釋是,對聘期的考核方案必須保證所有中層領導可以高枕無憂,而面臨考核壓力的只是那些沒有領導職務的教職員工。說到底,在高校混,還是要靠行政職務,否則不僅難以爭取到資源,恐怕連飯碗都難保。”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系博士后研究員聶輝華說。
還有教授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本次深圳大學人事制度改革中,“行政人員和處級以上干部,盡管和老師一樣也要簽訂合同,卻完全沒有任何工作量和業績的要求。因此他們仍然可以對普通老師指手畫腳。因為老師的每一樣事情都是能量化的,都是可以計算的,一算就知道是合格還是不合格的。而這些行政人員因為沒有任何量化指標,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是合格的。”
老師們擔心的其實是:在行政管理體制沒有改革之前,先把教師的鐵飯碗打破了,究竟是削弱了行政權力?還是增強了行政權力?
改革剛剛走完了第一步。對此輪改革最后的走向,深圳大學的很多老師均無法給出一個清晰的圖景。“這取決于后續的幾項改革怎么走,因為大家呼吁的是‘學術治校’,如果無法在行政管理體制上動刀子,那么人事制度的改革最后就是南轅北轍了。”一名教授說。
作為改革的主持者,章必功也不樂觀。他多次表示,這場改革的時間要拉長至20年。“消化現有的存量要20年,時間換空間,現在40歲的教師,20年之后就退休了。在這個過程中,你慢慢強化對他的管理和職責。”他反復強調,“現在不可能使用休克療法。”
幾年前,章必功有一句“很牛氣”的話:“如果允許自編自導,我們有決心也有信心在深圳的舞臺上跳一支人事改革的舞蹈給全國高校看。”
但現在,他更體會到,“國家的教育體制一定時期內不會大變,政府投資規模一定時期內不會大增,穩定壓倒一切的政治主旋律一定時期不會改。在這些框框下,任何激進的引發動蕩的改革均不可取,大學自治也不可能。”
他只能采取漸進的策略,“既不是溫吞水,也不做綠林響馬”。他也因此而明白,在這個時代,沒人能成為蔡元培。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深圳大學陳仕國教授團隊《Prog. Mater. Sci.》綜述:周圍神經損傷修復用聚合物支架 2025-05-06
- 港中文(深圳)唐本忠院士、深圳大學王東教授等 Nat. Protoc.: NIR-II激發AIE仿生納米用于肺結核活體光學診療 2025-04-18
- 深圳大學田雷課題組 Macromolecules:超拉伸、抗裂紋擴展和抗沖擊的離子導電離子水凝膠 2025-04-15
- 浙大面向基礎學科教師推行長聘任制 2012-12-05
- 南方科大招聘:實行全員合同聘任制 不設行政級別 2010-08-26
- 科技部:將改革院士制度,推動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導向 2020-10-22
-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發布《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