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然聚多糖的自組裝空心微球研究取得新進展
聚合物空心微球具有獨特的結構和性能,其應用前景在生物醫藥、催化、微反應器和人工細胞等領域備受關注,而自組裝的空心微球更是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睞。但是傳統的自組裝空心微球制備方法較為繁復,且所用到的材料大多存在生物相容性差和難于降解的問題,這些不利因素限制了其在生物醫藥等應用領域的發展。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幫經副研究員在生物醫藥材料及天然高分子自組裝領域的探索中,與四川大學合作共同完成了聚乙二醇接枝海藻酸鈉的合成,發現它與a-環糊精包合后可在水體系中直接自組裝形成既生物相容又可降解的納米空心微球。當治療白血病藥物L-天門冬酰胺酶被包裹到該空心微球內部后,不僅其反應活性不受影響,而且酶與底物的親和力以及pH和溫度耐受性都有所提高。以上研究工作發表在工程技術類權威期刊Soft Matter(Self-assembly hollow nanosphere for enzyme encapsulation. Soft Matter, 2010, 6: 1405-1408.)后,很快入選RSC Highlights in Chemical Biology并有專題評述。
接下來,他們用探針分子的方法測定了此類空心微球對于不同分子量和體積的被包裹物的透過性,發現空心球膜的分子量截斷在20kDa-40kDa之間,也就是說直徑小于2nm的球狀分子都可以自由進出此類空心微球。此外,他們還對空心微球的包裹容量和酶包裹行為對聚乙二醇接枝率的響應性進行了探索,這些工作為此類空心微球在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應用提供了重要依據。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Soft Matter(Encapsulation studies and selective membrane permeability properties of self-assembly hollow nanospheres, Soft Matter 2011, 7: 1018–1024)上。
- 東北林業大學劉守新教授團隊 Small:乙醇介導的膠束自組裝實現具有單晶形態和可調孔結構的有序介孔炭 2025-05-02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鄭大李占偉教授團隊 Nano Lett.:Janus粒子自受限自組裝構筑強圓二色性納米螺旋陣列 2025-03-25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李幫經研究員課題組:雙重腫瘤微環境刺激響應性納米遞藥體系研究獲進展 2017-11-27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在自愈合導電彈性體研究中獲進展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