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周其鳳首次回應“學業會商制度”
2011-04-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4月16日上午,岳麓教育論壇在中南大學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做了主題報告。
“會商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不知為什么會被誤解,希望社會能寬容北大的學工老師。”在4月16日首屆岳麓教育論壇上,北大校長周其鳳首次就近期備受關注的“會商制度”一事做出上述回應。
周其鳳表示,曾有人致信他提出應開除相關學工老師,但他認為,對學生和年輕老師都要寬容,“允許大家犯一點錯誤,其實還不一定是錯誤”。
會商制度:有悖“兼容并包”的思想?
從去年11月起,北大在醫學部、元培學院開始試點學生學業會商制度。會商的“重點學生”包括:學業困難、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經濟貧困、學籍異動、生活獨立、網絡成癮、就業困難、罹患重大疾病、受到違紀處分等十類學生。
會商制度經網絡傳播后,引發社會熱議。議論的焦點集中在該制度將“思想偏激”學生納入“會商”范疇。有網友質疑稱,“既然會商制度主要針對學業困難學生,那為何要‘摟草打兔子’,把‘思想偏激’學生一并作為管治對象?而且,‘生活獨立’也一是一項罪名。表面是針對‘生活獨立’,實際的靶子是‘思想獨立’吧”。
對此,周其鳳表示,“最近到紐約去見校友,100多名校友提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于會商,新聞媒體也多次聯系,想要我談談這個問題。”周其鳳說,會商的提出和自己有關。“剛到北大當校長不久,接到一位家長的信,信中說那位家長的孩子曾經非常的優秀,但在北大讀書時沒有把握好,功課一科一科的掛,最后只能離校。讓人十分難過。”對于這些學生,學校應盡可能的“早關懷、早指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渡過難關。建立學業會商制度的出發點正在于此。
所謂會商,就是在學生難以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困難,甚至連從事學生工作的老師也力量有限的情況下,由學院組織相關方面,如教學、教務、心理咨詢、后勤服務等部門的老師,甚至邀請校外專家,對這些同學的學業情況進行全面深入分析和科學評估判斷,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實施幫扶支持計劃。
校長回應:“社會對‘會商’有誤解”
爭議之下,北京大學的官方網站3月底用專訪的形式刊發了該校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查晶對“會商”制度的解釋,稱“會商不是管制學生,也不是處罰學生”。她同時表示,這項制度當前正處于探索和嘗試階段,一些概念性和操作性的問題,還要進一步研究,并會主動聽取師生和社會上的意見。
“曾有人給我寫信,認為這樣的學工老師,不符合北大的精神,應該開除。”周其鳳說,其實這是一個30多歲的學工干部,社會上有時候看北大的年輕老師是雙重標準,認為其說的話不妥當,就批判甚至恨不得要置其于死地。“但我做校長的做不出這樣的事情,我想還是得寬容,對學生要寬容,對年輕的老師也要寬容。”周其鳳說。
人才選拔:“我對狀元不感興趣”
在16日的論壇上,周其鳳直言自己對狀元不感興趣,強調北大將為學生提供自由寬松的環境。“北大只招適合北大的學生,并不會一味追求考高分的學生。”
對于高校人才選拔,周其鳳有自己的想法。“優秀的學生并不意味著是考試分數最高的學生,”周其鳳表示,衡量人才有很多方式,北大并沒有確切的標準。
“至今北大還沒有校訓和校歌,這也是自由精神的一種體現。”周其鳳笑道,“北大是一所追求營造自由學術氛圍的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科學民主意識,這種氛圍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北大校長王恩哥:北大不培養技術專精而格調低下人物 2013-11-06
- 周其鳳卸任北大校長 還有5個夢想尚未實現 2013-03-25
- 北大校長稱北大每年接受審計150次 審計署否認 2013-03-06
- 周其鳳院士:提升中國在國際學術組織中的影響力 2018-01-19
- 北京大學周其鳳院士當選IUPAC副主席 2015-08-20
- 北大前校長周其鳳:就科教改革說三個“不” 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