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造影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1-04-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日前,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王金銳教授與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戴志飛教授組成的聯(lián)合研究小組,在治療診斷聯(lián)用制劑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被選為熱點(Hot Paper)文章發(fā)表在國際著名期刊《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1, 50, 3017-3021),題目為"金納米殼層微膠囊:一種可同時用于癌癥超聲成像和光熱治療的多功能造影劑"(Gold-Nanoshelled Microcapsules: a Theranostic Agent for Ultrasound Contrast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
傳統(tǒng)臨床應用中,診斷和治療是兩個獨立的過程,診斷用藥和治療用藥也是兩種獨立的藥物。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先診斷再治療這樣兩次醫(yī)療過程,而且間隔時間較長,容易貽誤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期。另外,由于診斷用藥物和治療用藥物通常都對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分為兩次用藥會增大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風險。因此,如何實現診斷用藥和治療用藥合二為一是對生物醫(yī)藥界提出的一個極大挑戰(zhàn)。
眾所周知,超聲診斷是一種安全、便捷、價格低廉且實時成像的常用診斷技術。探頭發(fā)出的超聲波經過不同人體組織后發(fā)生的反射不同,利用這種反射聲波的差異就可以得到人體組織的圖像,通過加入一種被稱為超聲造影劑的診斷制劑,可以大大提高超聲成像的靈敏度和分辨率,從而獲得更加準確的診斷信息。光熱治療使用光吸收劑和對于人體組織穿透力較強的紅外光來使組織溫度升高,選擇性地殺死腫瘤細胞,而對正常細胞不造成傷害,是一種綠色治療方法。通常,在進行光熱治療之前需要準確知道病變位置,治療過程中也需要實時監(jiān)控治療進程,治療完成后也需要盡快評價治療效果以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這些診斷和監(jiān)控的工作正好可以通過超聲造影成像來完成。
因此,他們將超聲造影成像效果好的高分子微膠囊和用于光熱治療的金納米殼結合在一起,得到一種金納米殼包覆的微膠囊。一方面,微膠囊可增強超聲成像效果,通過超聲成像可確定腫瘤的尺寸和位置,監(jiān)控治療過程以及治療后的恢復過程;另一方面,金納米殼在近紅外區(qū)有較強的吸收,經近紅外光激發(fā)后,可將吸收的光能轉化成熱能,使局域范圍內溫度升高,有效地殺死惡性腫瘤細胞,對腫瘤進行光熱治療。因此,通過金納米殼包覆的微膠囊可實現診斷和治療過程的完美結合,從而減少了中間環(huán)節(jié)、給藥次數和毒副作用,提高了診斷治療效率,降低了醫(yī)療費用,為開發(fā)先進的癌癥診斷治療技術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文章發(fā)表后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最近出版的《自然—材料學》雜志(Nature Materials,2011, 10, 264))以"定點清除"(Locate and Kill)為題作為"研究亮點"對此進行了報道評述,指出"這種新型復合微膠囊將癌癥的診斷和治療兩個過程融為一體,通過超聲造影成像確定腫瘤的部位與大小尺寸后,可立即用近紅外激光對腫瘤進行定點加熱實施清除,從而避免了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同時提高了疾病診治的效率,因此具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
同時,德國威利(Wiley-VCH)出版社以"雙管齊下對抗癌癥"(Double Strike to Fight Cancer)為題作為研究熱點進行了報道,并被美國超聲世界(Sonoworld.com)、德國納米工作(Nanowerk.com)、美國創(chuàng)新報告(innovations-report.com)、等多個國際著名專業(yè)網站轉載。報道指出:"該課題組研制了一種新型納米金殼微膠囊,使用這種微膠囊既可以對癌癥進行超聲造影診斷,又可以在超聲成像引導下對癌癥進行定點光熱治療,從而可保護正常組織免受損傷。因此,在對癌癥患者實施定點治療時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lián)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浙江大學王立教授/俞豪杰教授團隊 Mater. Horiz.: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氮氧自由基造影劑的研究進展 2025-02-09
-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彭玲教授團隊 AM: 利用模塊化自組裝樹狀分子納米探針通過核磁共振或核磁共振/近紅外熒光成像檢測胰腺癌 2023-12-13
- 南方醫(yī)科大學沈折玉教授課題組《Small》:T?加權磁共振成像造影劑極小氧化釓納米粒的公斤級合成 2023-12-04
-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余家闊教授團隊《Adv. Mater.》:骨再生新方案研究成果 2019-10-29
- 哈工大冷勁松院士團隊 ACS Nano 綜述:智能聚合物微球的制備、微觀結構、激勵響應特性及其應用 2025-05-09
- 哈工大邵路教授團隊 MSER:先進催化清潔膜 - 當代現狀與未來展望 2025-03-09
- 哈工大潘欽敏教授《Compos. Part B: Eng.》:分子刷助力寬溫域固態(tài)鋰電池 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