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官學分離”是否教授治學第一步
2011-05-0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說校長的退出讓學術委員會擺脫了行政干擾,并不是說行政本身干擾了什么,而是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或多或少會受到對方行政職務的影響。”趙國群說,如果校長在評議現場,大家說話時可能會有所顧忌。如果沒有了行政職務的影響,在進行學術評議的時候,大家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完全靠學識來判斷,這樣也可以提高學術委員的積極性。
在徐顯明看來,校長應該是一個好的“制片人”。大學的管理就好比是拍一部電影,制片人是校長,任務是出理念、出錢,保障拍攝順利;院系的負責人是導演,任務是啟發演員“演好戲”,而教授才是電影的“主角”。校長、院長與教授的關系,就好比是制片人、導演與演員的關系,他們間的關系是扁平化的,而不是層級制的。
真正實現“官學分離”還需很多工作
采訪中,很多專家教授為校長退出學術委員會叫好。但也有專家認為,校長退出校學術委員會,只是在高校去行政化的路上走出了第一步。高校官學不分的根源在于體制不健全,校長退出學術委員會并不能解決高校行政化帶來的所有問題。
山東高校科學管理學會秘書長宋惠國對記者說:“校長退出學術委員會,只是第一步,真正實現高校‘官學分離’,還需很多工作。”
山大晶體材料研究所所長、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陶緒堂認為,校長退出學術委員是去行政化的一個積極舉措。在目前的情況下,暫時還做不到教授治校,至少應該從教授治學開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校長退出學術委員會,對高校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分離能起到多大作用還有待觀察。“現在很多高校的學術委員會就是一個擺設,一年開不了幾次會,而且很多時候是在行政部門及行政領導的要求下才開會,并不是作為學校獨立的決策機構在履行權力。”
熊丙奇說,要真正做到把學術的決策權還給教授,學校的行政權力服務于學術權力,就要把人事任命、學術資源和經費配置等重大事項交給學術權力來決定。高校推行“官學分離”,必須進行傷筋動骨的改革。簡單地講,就是要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推行學術自治、教授治校。
據了解,山大于2010年年初開始著手裁減不必要的行政機構,探索用“大部制”改革的辦法破解高校部門、職級過多的弊端,整合組建了扁平化的學術研究部,將現有的47個學院劃分為六七個學部,形成學術組織,全部由學術權威、知名教授組成。徐顯明告訴記者,山大正在起草制定大學章程,初稿已經完成,目的也是規范大學的政治權力、行政權力、民主權力和學術權力之間的界限與關系,推進依法治校。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青島科大吳其曄教授治學從教42年光榮退休 2015-04-24
- “教授治學”到底是什么意思 2011-07-25
- 南科大確立教授治學原則 校長由校理事會任免 2011-06-10
- 中國人民大學賀泳霖等 Small:可噴涂超分子丙二醇凝膠 2025-05-15
- 安理工王文新教授都柏林大學團隊 SA:在逐步聚合反應基礎理論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 包含環化和官能團不等反應活性的逐步聚合模型 2025-05-15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團隊:外泌體包裹的響應性樹狀大分子納米凝膠可實現急性肺損傷的免疫調節和抗氧化聯合治療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