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國際會議學術缺失藏利益鏈 發論文成參會首要目標
2011-05-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不在中國開會,就在到中國開會的路上
坐頭等艙,住星級賓館,吃中國美食,甚至還能游山玩水,而這一切全部都免費……針對一些熱衷于在中國開會走穴的“洋專家”,有網友為他們量身打造了這樣一句口號,“不在中國開會,就在到中國開會的路上!
近年來,一些 “會蟲子”頻頻出現在我國,這背后,源于組織方的需求:會議可冠以“國際化”的名頭。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閔應驊將一些單位對舉辦學術會議的熱衷總結為四大利好:給單位揚名;給課題揚名;給個人揚名;借會議大量發表文章。
比如對一個單位而言,一年舉辦多少國際會議,是“政績”的一部分——項目結題、學科建設、人才計劃申報、院士評選等考評中都會出現這樣的指標:舉辦了幾次高層次學術會議、作過多少次學術會議的報告。
此外,一些課題或項目經費中,也有專門對于舉辦學術會議的列支,“這也是一筆不能不花的錢。”
如1999年以來,教育部在全國66所高校相繼設立151個重點研究基地,各地建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400多所;亟ㄔO中要求:各重點研究基地每年須主辦一次全國性或國際性學術會議,對此還有專門的預算經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稱,“管理部門對于經費的審批會關注上次的錢是如何花的,是否花完,通過這種形式花掉經費后無疑有利于申請到下一批更大的款項。”
召開學術會議也是一個單位建立更廣泛的學術交流、擴大知名度、結交各類資源掌控者的好機會。
北京一家科研單位的老研究員告訴記者一個故事:在某技術領域,我國從未在國外的某權威期刊上發表文章。幾年前,單位引進了一位海歸人才,這位人才跟國外相關領域專家有些聯系,去年在中國主辦了一次學術研討會,借此與一些“大!苯⑵鹇撓担衲赀B續在該期刊發表了三篇文章,這也打破了國內的紀錄,單位里又是出海報又是跟上級匯報,成為一大盛事。而最關鍵的是,“這就是對政府報告、要錢的加分點!
“有這樣的突破,一方面是我國的科研提升吸引了國外研究者的目光,另一方面則不得不歸功于這次學術會議!边@位老研究員感慨,自己現在收到最多的郵件就是一些二本、三本院校的學術會議邀請函,“他們已經諳熟了這樣的套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國化學會2024年軟物質理論計算與模擬學術會議將于2024年11月8-11日在廣州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4-03-20
- 會議通知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國際纖維素與可再生材料研討會將于2024年9月20日在成都召開 2023-10-19
- 會議通知 | 2023年國際橡膠會議暨第19屆中國橡膠基礎研究研討會將于11月7日在?谡匍_ 2023-08-31
- 第四屆先進凝膠材料與軟物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2025-05-21
- 中國工程院 | “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 - 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環與可持續發展”將于2025年6月20日于成都召開 2025-05-12
- 中國化學會第七屆西南地區高分子及復合材料學術研討會將于2025年5月9-11日在云南·昆明舉辦(第二輪通知) 2025-02-26
- 天科大司傳領/徐婷、廣西林科院王軍鋒 SusMat 主封面論文:纖維素基水凝膠在柔性傳感器中的調控與作用機制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