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禮受訪談中科院打造人才“宜居”新環境
2011-06-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為青年人才打造“宜居”環境
頂尖科技人才是將和帥,青年人才是骨干和生力軍,而技術支撐隊伍也是中科院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悉,目前35歲及以下人員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52.0%。
技術支撐隊伍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技術引領和支撐保障作用。中科院啟動實施“支撐人才培養計劃”以來,結合院所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大科學裝置和重大工程項目的建設的需要,通過引進急需的杰出技術人才、穩定現有的關鍵技術人才,表彰技藝精湛的技術能手等措施全面加強對技術支撐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迄今為止,已引進杰出技術人才17人,遴選現有關鍵技術人才31人,給予相應的支持;獎勵技術能手20人。這些對中科院技術支撐人才隊伍的建設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可能還未來得及被公眾熟知,但這一支撐計劃或將是中科院青年人才培養和發展帶到新的高度的重要步驟。
“青年促進會”是為了落實“創新2020”相關人才舉措,全面提升中科院35歲以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能力、領導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培養具有較高思想品德、善于把握科技前沿、能夠帶領團隊進行自主創新的新一代學術技術帶頭人。
通過為會員提供科研活動與培訓支持、組織會員學術交流合作等方式,青促會將提升培養青年人才,尤其是交叉型青年科技人才的力度。
中科院人教局有關領導表示,會員入會后每年將獲得10萬元專項經費資助,主要用于學術交流、科研活動、培訓與個人補貼等方面。
首批青年促進會共有來自107家院屬科研機構的340位優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選,并由全體會員投票選舉產生了理事會成員15人及分學科領域的交流活動小組。
白春禮透露,這僅僅是中科院打造人才“適宜環境”的其中一項計劃。中科院還在積極謀劃“冠名研究員”計劃。此舉是為了吸引社會資源,資助中科院和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
“冠名研究員”在國外科研機構,尤其是高校中已有相當長的歷史,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國內,中科院還是首次嘗試。
中科院對青年人才的關注和支持不僅體現在科研上,而且體現在幫助解決生活和后顧之憂上。
3月23日,中科院青聯、院團委聯合向院屬55個京區單位團委下發《關于做好青年骨干生活需求調研工作的通知》,并對這些單位45周歲以下在職員工的生活需求進行調研。并收集到來自42家單位的3270份調研數據。
調研數據不容樂觀。參加調研的3270名青年中,租借住房的比例達59%,其中,35歲以下比例達66.4%。已婚青年半數以上(50.1%)仍租借住房居住。很大比例的年輕人分散居住在黃村、香山、回龍觀、通州等處,交通與時間成本較高。
此外,參加調研人員共有子女數量為1647名,其中,年齡在15周歲以下的為1569名,比例超過95%,平均年齡約為4.2歲。另外,因無固定住房而暫時未婚或未育的青年不在少數,均已屆婚齡、育齡。預計未來五年,中科院將迎來 “嬰兒潮”時期。
這些問題引起了白春禮和中科院黨組的憂慮。白春禮指出:“不斷產出重大成果,不斷培育造就高端科技人才或團隊,精心培育青年后備人才,都要求必須創造必要條件和環境,支撐科技人員專心致研。”
3月18日,在與北京市領導座談時,白春禮向北京市市委書記劉淇、市長郭金龍提出,希望能在緩解中科院職工住房和子女入學困難方面,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進一步的重點支持。
白春禮希望:在人才用房建設上,地方政府能夠開辟綠色通道,支持中科院盤活自有資源,自主建設保障房等。在中關村、奧運村、亞運村地區統籌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優質中小學,開設國際化特需班。
此舉得到北京市領導的積極回應。
這僅僅是中科院打造“適宜”環境的計劃的第一步。
白春禮指出,在思想上,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支撐服務工作的科學性、專業性和復雜性,圍繞“創新2020”深入思考支撐服務體系的基礎保障和筑“巢”引“才”作用,著重解決房子、孩子和“身子”(健康)問題。這被中科院人親切稱為“3H”(Housing、Home、Health)計劃。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5-04-21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啟事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4-11-12
- 年薪75萬+!西北工業大學誠邀海內外青年英才加盟! 2024-10-08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杰、王中林團隊 AFM:基于界面靜電擊穿的多功能全纖維織物 2025-07-07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西工大于海東/梁飛、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Matter:摩擦電貼片通過銅死亡抑制術后黑色素瘤復發 2025-04-15
- 白春禮考察調研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201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