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985高校試水網上公開課建設 教師直面差距
2011-07-0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執教于滬上某985高校的一位老師最近向記者“爆料”:這個學期結束前,他的課堂上出現了一臺攝像機——由他主講的一節專業課被錄制成了視頻文件。“我也總算能嘗一回當桑德爾的滋味了,只是視頻里的自己,看上去有些呆板。”
在互聯網上,主講“正義”課而走紅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不僅向國內很多大學生展現了美式課堂文化,也不經意間把學生們聽課的耳朵帶去了網上課堂。
網上課堂固然好,但一些敏感的國內學者也看出了別樣“苗頭”:這似乎已不是“分享知識”幾個字能概括,其背后更像是一種名校的文化輸出——就在不久前,教育部開始組織國內高校開展一場視頻公開課的“海選”,985高校首當其沖成參賽對象。而今往后,最好的教師、最好的課程,都要開始在互聯網上露臉了。
不過,對于由教育部牽頭的視頻公開課“海選”,很多大學老師們心里也有疑問:我國高校有可能產生本土的“桑德爾”嗎?
錄像兩次,自我感覺仍不佳
上個月,勞老師從學院領到一張“視頻公開課選題申報表”——他上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被學院推薦,參加學校統一部署的課程錄制。
為何要讓老師給自己的課錄像?好奇心驅使下,他專門去學校教務處咨詢了一番,這才知道,此申請表背后暗含著一場中外高等教育的“角力”。
根據教育部的部署和規劃,2011年將以985高校為主體,完成首批有一定影響力、受眾面廣的視頻公開課建設。同時,還將建設“全國高等學校課程網”,逐年擴大高等學校參與視頻公開課建設數量,進一步完善網絡運行平臺及有關機制建設。預計2015年末建設500門以上視頻公開課,逐步實現對所有學科門類的全覆蓋。
很明顯,這是來自國家層面的應對之舉。互聯網上,海外名校公開課來勢洶洶;而反觀國內大學,多少年來,最牛的教授都專心搞科研去了,把給學生上好課當作職業理想的老師越來越少。
如今國內大學也要開始備戰教學、對壘世界名校了,能行嗎?待學校工作人員把第一次的上課視頻送來,勞老師盯著屏幕看了半天,頓時感到一陣“自卑”:為啥外國老師在課上的表現如此靈動,而我自己在視頻里竟然表情呆滯?
“要做桑德爾也是不容易的。”正當勞老師喃喃自語時,工作人員先開口“賠罪”:第一次錄視頻沒經驗,其實要展現老師上課的效果,一臺攝像機根本不夠,最起碼兩臺。
“不僅他們錄像沒經驗,我自己上課也沒經驗。”他開始反思:自己真的會上課嗎?我是一個好老師嗎?
應勞老師的要求,工作人員第二次為他錄制上課視頻。這一回,攝像機增加了,勞老師也刻意在課堂上增加了問答等互動環節,他甚至還想現場做實驗,活躍課堂氣氛。“由于教室條件有限,實驗做不起來。”勞老師告訴記者,第二次的上課視頻效果還是不能讓他滿意。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云南大學新疆大學等非985高校已入列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2017-08-30
- 部分985高校工程博士收費達六位數 2013-02-19
- 32所985高校獲逾450億元資金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