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大約100年前,一位英國女士Scripps(1836-1932)也作了精辟的闡述。她說:“大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清晰而獨立地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信地、勇敢地、充滿希望地生活的能力。”
無論表述方式怎樣各有千秋,但是,大學的首要任務,簡言之是培養(yǎng)人才。所謂人才,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用“學生 ”二字代替。
也因此,對于一所大學的評價,要從其產品——學生的角度進行,才更得當。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新世紀》周刊對于大學的評價,選擇了即將走向社會的應屆畢業(yè)生。他們基本上接受了完整的大學本科教育,具有獨立思考和評判的能力。這為“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增添了與其他所有大學排行榜或者評價體系不同的獨特魅力。
社會科學具有特殊的屬性,它在很多方面,是由若干主觀推導出來的客觀。這種客觀對于某些個案,甚至完全不適用。《新世紀》周刊所做的“滿意度調查”,也具有這個特性。
譬如,北京大學在世人的眼中以及各種評價體系中,總能排到相當醒目的位置。這種思維定勢在此次“滿意度調查” 中被顛覆:在諸多子項目中,受訪的北大學生對自己的母校并不十分滿意,甚至榜上無名,在總排行中,北京大學位居26。
換一個角度看世界,這個世界才豐富多彩。從學生的角度看大學,才知道大學真實的另一面。全面而客觀地認識自己、改革自己、提高自己,是今日中國每所大學在邁向“一流”路途中的當務之急。
百所大學滿意度調查報告
李智 王歡
從學生本身出發(fā),調查他們對本校教育環(huán)境等諸多要素的滿意程度,是《新世紀》推出“中國大學滿意度調查”的初衷。這次調查,從今年四月下旬開始,至五月中旬收回問卷。綜觀調查結果,這組調查為人們提供了考察和評價大學新的維度,也可作為即將參加高考和填報志愿的高中畢業(yè)生的一種參考。
此次調查選擇了100所大學。樣本的選擇,參考了“211工程”學校名單、“985工程”學校名單、以及比較流行的名單,并適當加入了部分專業(yè)性質學校,如中央戲劇學院等。全國范圍內招生,是這些大學樣本選擇的重要指標。
調查對象為隨機選擇該校至少4個專業(yè)的共50名大四應屆畢業(yè)生(男女比例大致各半)。之所以在4-5月間選擇即將畢業(yè)的本科生,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過四年完整的學習,并經(jīng)歷了求職階段,對學校的了解及評價會相對全面及客觀。本次調查采用調查員入室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收回后,《新世紀》周刊做了隨機回訪,并發(fā)現(xiàn)有兩所大學的調查問卷存在問題,作無效問卷處理。因此,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排名,共98所大學。
問卷設計
此次問卷設計的核心關鍵詞為:滿意度。
需要說明的是,滿意度既與各高校的各項軟硬件設施有關,又與被調查者的自我期望值有關。因此,這一指標在某種程度上,顯示的是在校學生對于該學校的自我主觀評價,并不必然代表該校教育水準的高低。
此次調查問卷的設計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為生活滿意度,共有12個子項目。分別為住宿、飲食、體育設施、社團活動、獲得幫助情況、投訴路徑及反饋情況、校園治安、日常生活設施、個人空間、同學關系、校園環(huán)境、對所在城市評價。
第二部分為學習/教育滿意度。這一部分考察了教學設施、圖書館藏書、校園網(wǎng)絡、教師水平、實踐機會、學習氛圍、個人進步、評優(yōu)制度等14個方面。
第三部分為就業(yè)/收入滿意度。這一部分主要考察學生對于學校就業(yè)指導、畢業(yè)生去向、畢業(yè)生收入等相關內容的評價。
問卷的第四部分為大學消費滿意度。這一部分考察了學生對于該校學費、雜費、伙食費、上網(wǎng)費、實驗設備使用費用等各項費用的評價。
數(shù)據(jù)處理
對這四個部分,即生活滿意度、學習/教育滿意度、就業(yè)/收入滿意度和大學消費滿意度,依據(jù)滿意程度的不同,比如:非常滿意 、比較滿意 、一般 、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進行評分,然后將各部分的分數(shù)進行加總,轉換為百分制,采用四部分總分為100分、各部分均為25分的形式,再根據(jù)總分進行排名。
數(shù)據(jù)分布狀況分析
由于在處理時僅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尺度的變換,即將原始數(shù)據(jù)同比例的擴大到百分制水平,并不影響數(shù)據(jù)的分布。從統(tǒng)計結果顯示的情況來看,對于100分的滿分來說,各大高校的總體滿意度分值均不高,這說明學校各方面的具體情況和學生的期望值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以排名第一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其滿意度得分為72.456867,這個分值難以稱為優(yōu)秀。更讓人關注的是,約有1/3的高校滿意度得分不及格。調查中的100所大學,絕大多數(shù)為知名高校,調查中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無疑讓人遺憾。
雖然總體滿意度分值均不高,但是不同高校間分數(shù)相差較小,由此反映雖然各學校綜合實力相差較大,但是站在在校生的角度來看,身處不同環(huán)境中的學生對于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的滿意程度或者說抱怨度大體相當。
總體滿意度排名
由學校的排名狀況可以看出,排名的結果與社會對高校總體實力的量化評價并不具有必然的相關性。比如: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排名僅為45和26,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卻位居前三。
對于高校實力的量化評估固然是一個比較客觀和有相當說服力的指標,但對于學生來說,更為關注的是學校對學生實際學習和生活等各個方面要求的實際滿足情況。
對學校的總體實力的評價基于關乎學校軟件和硬件實力的一些指標,比如:教授學生比例、國家級重點學科數(shù)量、圖書館館藏量、學校占地面積、學校建筑面積等方面,是對學校所具備資源的總體評價。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在校所能享受到的學校資源只是資源總體的一部分,某些方面對于一個普通的在校學生,尤其是本科生影響并不是很大。從學生的角度來評價學校,事實上是對學校提供的與學生切實相關的可利用資源的衡量,也因此具有相當?shù)目蓞⒖夹浴?/P>
另外,在總體滿意度排名的四個分項目中,亦可發(fā)現(xiàn),100所高校平均說來,這四個指標從高到低的排序為:生活滿意度——學習/教育滿意度——就業(yè)/收入滿意度——消費滿意度。
由此可見,各高校學生對大學的收費問題最為不滿意,同時對就業(yè)及收入也較為焦慮。
分項滿意度排名
本次調查中統(tǒng)計出來的分項滿意度排名體現(xiàn)了各學校獨具特色的校園氣質。分項滿意度排名涉及社團活動活躍度、助學貸款、教師責任、專業(yè)知識及結構、就業(yè)指導等20個方面。
比如從社團活動活躍度來看,中央戲劇學院、暨南大學和河北大學位居前列。而在就業(yè)指導、畢業(yè)生去向以及畢業(yè)收入方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則具有相當?shù)膬?yōu)勢。
要不要考這所大學
在調查中,設計了即將畢業(yè)的本科生對于母校的推薦性問題,即是否建議報考。建議報考排名與滿意度整體排名不盡一致,但分值較高的基本上為名校。例如:復旦大學在總排名中僅排名74位,但在建議報考排名中卻高居榜首。這反映出部分名校的學生盡管期望值較高,對學校有一定程度的不滿意,但是不可忽視學校的社會知名度及總體實力所帶來的對學校未來發(fā)展的信任以及較高的學校歸屬感。對于讀到這份調查的即將高考的學生,選擇高校和專業(yè),仍需要綜合自己和社會需求的多方情況,審慎做出選擇。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