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民生科技意見》
2011-07-2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三、實施一批重大民生科技工程,著力解決重大民生難點熱點問題
1. 實施全民健康科技工程。加強臨床醫療和轉化醫學研究,建設完善的臨床醫學和轉化醫學等研究基地和創新平臺,提高疾病防治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研制創新藥物、醫療器械、殘障人群康復和生活用具研制并實現產業化,培育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要調動多方力量,普及健康知識,促進適用健康技術和產品在廣大農村和社區的示范推廣。要加強體育科技研究開發,建立強身健體科技公共服務網絡。
2. 實施公共安全科技工程。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創新體系,依靠先進科學技術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強食品安全檢測、預警、溯源、控制等技術支撐和保障。加強安全生產技術、重大突發事故應急技術裝備的自主創新能力。研究開發防范和打擊犯罪的技術裝備。加強對非傳統安全的研究,提高我國風險與危機管理水平。
3. 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工程。建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技術體系,支撐改善區域空氣質量,保障民眾呼吸清新空氣。大力開發飲用水凈化技術、生活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保障居民城鎮飲用潔凈水和農村飲用水安全。開展城鎮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和環境綜合治理綜合科技示范,消除垃圾污染。推廣節能和綠色建筑,加強村鎮低成本自助建造技術開發,倡導綠色低碳消費,促進綠色社區建設。開展城鎮綠化、園林建設、水環境整治與濕地保護等,建設宜居生態環境。
4. 實施防災減災科技工程。加快發展臺風、洪澇、干旱等極端天氣災害的精細化預警預報技術,建立災害預報預警體系,提高防范氣象災害的能力。加快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質災害的預測監測和應急技術創新,增強抵御重大地質災害的能力。加快發展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的研究與開發,加快防災減災技術裝備產業化。建立完善的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網絡,提高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管理能力。研究開發災后恢復重建技術。研究開發全球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技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四、加強民生科技發展能力建設
1. 加強民生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貫徹《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結合“千人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重大人才計劃實施,把吸引海外人才,培養在健康、環境、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等領域領軍人才作為重要任務。采取必要措施,通過民生科技重大需求和任務的牽引拉動,鍛煉和培養民生科技隊伍。支持和吸引創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向民生科技領域集聚,鼓勵和支持民生科技的創新創業。
2. 強化民生科技創新平臺和基地建設。在全民健康、公共安全、生態環境、防災減災等民生科技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強創新平臺和基地建設。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學家工作室等在民生科技領域的布局。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建立民生科技研究開發機構。
3. 加強民生科技產業化基地和園區建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積極發展民生科技產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要率先開展民生科技綜合示范,促進成果轉化推廣。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國家科技進步先進縣(市)要積極探索發展民生科技的新模式、新機制。
4. 加強民生科技服務機構建設。鼓勵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開放科技資源,服務民生科技。鼓勵技術交易、科技咨詢、知識產權、創業投資、科技企業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專業化機構服務民生科技產業,開展民生科技信息咨詢和專業培訓。公益類研發機構要深入基層、民眾和特殊群體,了解民生需求,開展科技服務。
五、營造加快民生科技發展的良好環境
加快發展民生科技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緊迫而長期的重要任務,各級科技主管部門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積極進取,努力創造條件,保障民生科技事業健康發展。
要加強對民生科技工作的領導。各級科技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民生科技,把發展民生科技作為中心任務之一,加強對民生科技工作的組織領導。基層科技主管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因地制宜,開拓創新,把民生科技成果轉化和服務作為重要任務,真抓實干。要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在人員和機構支撐方面要給予支持。要把加快發展民生科技作為部際會商和省部會商的重要主題,凝煉目標、明確任務、共同推進。
要切實加大對民生科技的投入。積極貫徹落實公共財政政策,加大對民生領域的科技投入。加強各類科技計劃對民生科技研究開發的支持,逐步提高資源配置份額。政策引導類科技計劃要進一步加強民生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示范,促進產業化。加大對民生科技應用示范、用戶工程、新產品推廣應用的財政支持力度,落實和完善采購首臺(套)民生科技產品的補償機制。積極引導各種社會資源和民間力量支持民生科技事業。積極鼓勵各種創業投資機構、擔保機構及民間資本支持民生科技產業。把發展民生科技相關產業作為科技和金融結合工作的重要支持方向。制定更加積極的扶持政策,進一步支持社會福利型企業的發展和民生科技產品的開發。
要積極推進民生科技國際合作。各級科技主管部門要把民生科技作為重要領域,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深化氣候變化、能源環保、糧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全球性問題的國際科技合作。注重學習國際先進經驗,支持科研院所和企業“走出去、請進來”,加強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以推動先進技術轉移和推廣應用為重點,加強對發展中國家援助與合作。
要加強民生科技的科普宣傳和社會服務。通過各類媒體,開展遠程人員培訓、科普宣傳、成果推廣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提升社會對民生科技認知水平。大力開展民生科普、民生科技幫扶、救助活動,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科技的實惠與便利。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科技部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民生科技的意見》 2011-07-19
- 科技部:將改革院士制度,推動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導向 2020-10-22
- 科技部:《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名單》發布 2020-10-20
- 科技部:獎勵論文發表將被處理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