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競爭對手為合作伙伴
把企業和大學合在一起搞研發,特別是讓競爭對手在同一個實驗室里合作共事,是DPI的獨家本事。“化工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以前在德國,從來沒有人能讓化工三巨頭巴斯夫、贏創、拜耳坐在一起商量問題,而我們能讓這三家公司在DPI公開坦承地交換思想,討論高分子材料技術難題。”尤思成對此頗為得意。
“盡管經歷了金融危機,但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加入DPI作為對自身研發機構的補充。因為高分子材料研究涉及的范圍非常廣,而我們的課題又是企業面臨的共性前瞻技術,不僅投入大,而且有一定風險,沒有哪一家公司能獨立完成這樣的研究工作。”尤思成很了解企業的研發情況。“我們的模式等于把企業的經費集中起來,請最適合的科研單位合力攻關,用荷蘭人的話就是‘把最難的問題交給最聰明的人來解決’”。
不難看出,DPI成功吸引眾多高端伙伴的原因,在于企業對創新的需求,以及大學希望了解企業的需求并為之提出解決方案。企業加入DPI,一方面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背景,通過創造發明帶來收益,在項目中培訓自己的科研人員,發現并招攬新的人才;另一方面在這個高水平創新平臺上,能夠感知競爭對手的動態,把握高分子材料最新趨勢,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大學加入DPI則能使高分子基礎研究及材料開發與商業化前景相結合,并通過發表文獻為科學界作出貢獻。截至2011年,DPI已發表期刊論文1232篇,公開PCT發明專利申請90項。
少了中國的參與是個缺憾
近年來尤思成頻訪中國相關部門,希望將DPI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推廣到中國。“因為中國是高分子材料大國,這樣的組織缺少中國參與是個缺憾。雖然歐洲發展水平很高,但需求增長慢,因此DPI在發展中國家選擇了中國和巴西。選擇中國是因為產業發展速度快,選擇巴西是因為其可持續發展有優勢。”
尤思成表示,DPI希望中國相關政府部門、大學和企業加入。官產學研聯合體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政府學習這種模式是對未來進行投資。迄今為止中國只有中石化一家作為企業伙伴加入DPI。他透露,DPI正與科技部、中科院、國家科學基金委等部門探討合作可能性,同時也在尋求其他投資方式。這樣,中國科學家和企業科研人員就能與世界頂級公司和實驗室合作,在國際舞臺上搞科研。“我不想照搬荷蘭DPI模式,我們可以先從小項目做起,相信中國最終會有自己的DPI。”
- 清華大學化工系高分子研究所楊振忠教授招聘博士后 2018-05-28
- 《德國應用化學》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張新星課題組:實時、多次自修復的柔性傳感器用于人機交互系統 2017-06-23
- 四川大學(石獅)高分子研究中心揭牌 2016-05-19
- 第四輪通知 | 第五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 2025-06-30
- 第三輪通知 | 第五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 2025-06-04
- “第三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在西安隆重召開 2023-05-23
- 荷蘭奈梅亨大學Paul Kouwer綜述: 非線性力學性質介導的細胞-基質力學交互作用 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