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科技國際合作前景廣闊
2011-09-1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分會場主題研討階段,來自4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圍繞納米材料、納米器件、納米生物醫藥、納米光學等不同研究方向分10個分會場展開交流。
在中科院半導體所集成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楊富華與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陳立桅共同主持的納米器件與系統分會場,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瑞典等國的研究者與國內研究者通過報告展示了最新納米器件的研究成果。會場座無虛席,很多人站著聽完整場報告。
幾年前,納米材料研究較受關注,隨著技術日趨成熟,納米器械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
“納米研究不是只給研究人員提供設備,而是要深入到個人家庭,形成產品面更大的市場。”陳立桅說。
除了學術交流,中國與其他國家在納米技術研究方面的實質性合作也很多。澳大利亞國家測量研究所納米測量實驗室主任簡·赫爾曼博士是受邀發言人之一。他認為中國在納米科學研究和應用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已處于國際前沿,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
“澳中兩國在科研上有長期的友好合作。我們的合作者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他說。
赫爾曼認為這次會議給各國納米研究者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對該領域學術進步非常有益。
他表示:“很珍惜在這次會議上與中國及世界同行交流的機會,這對納米領域的學術進步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除了進行納米科技應用與前沿信息的交流以外,會議還吸引了數十家納米儀器設備商的參與。德國微創電子束光刻技術集團是會議參展商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就與無錫光刻中心建立了商業合作關系。
“中國納米儀器的生產進步快。目前,我們與北京的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光電國家實驗室已經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特別是在合作研發方面有密切合作。今后我們還要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微創產品經理麥克·巴特勒說。
巴特勒還表示,中國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需要大量相關設備。
然而,在高端納米儀器領域,國外公司依然占據了更高的中國市場份額。以電子束光刻為例,巴特勒認為,盡管中國也有很多生產電子束光刻設備的廠商,但中國院校與實驗室更傾向于微創產品;布魯克公司中國北方區銷售黃震文也認為,中國儀器在質量和精密程度上還需進一步提高。
對此,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理學院物理系副教授菲利普·佛斯特表示,中國在納米領域做得非常好,雖然現在國外企業的市場份額較高,但這些企業的起步時間也早得多,中國企業追上來是早晚的事。
“納米技術前景廣闊,覆蓋了很多領域,對人們生活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們學校在納米領域與中國還沒有合作項目,但肯定會有。中國近年來在納米技術研究領域發展很快。”瑞士洛桑理工大學的蘭迪·卡尼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招聘信息 | 高分子、材料學、材料加工、化學、物理等相關專業 2021-08-05
- 科技部公布8.29“納米科技”等重點專項評審專家名單! 2020-08-29
- 科技部公布8.27日“納米科技”等重點專項評審專家名單! 2020-08-27
- 中國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產出科技論文增加 2016-10-13
- 南京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獲批 2016-01-04
- 同濟大學國際合作研究成果發現納米雜化材料負磁阻現象 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