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將設專項資金支持民企建研發中心
2011-10-19 來源:科學時報
政策能否落地
威勝集團是一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能源計量設備、系統和服務供應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行業內率先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稱號的企業。目前企業銷售收入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加,在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的資金投入則確保不低于當年總銷售額的5%。
當被問及《意見》對威勝集團研發的推動和影響時,該公司技術總監助理賀輝輝對記者表示:“該意見對企業研發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今后民營企業在研發資金的投入、大型綜合性研發機構的建設以及發展海外研發機構等方面,將獲得更多的支持。但我們希望這些好的政策能最終落地,在實施過程中少打折扣。”
保育鈞與賀輝輝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表示,我國民企研發除長期缺少資金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信息不暢,有技術的企業不知道找誰去認證。這與我國相關管理機構職責劃分不明確有關,意見中的條款能否落地仍需密切跟蹤與關注。
保育鈞告訴記者,一家生物制藥企業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實驗室開展了癌癥方面的研究合作,已取得了較大突破,但下一步要獲得藥準字號認證與大規模投入生產卻很困難,這家企業甚至不知道應當找哪個政府管理部門對接。
“我國每年研發資金占GDP的比重為1.8%, ‘十二五’期間提高到2.2%。但這些資金歸哪些部門管理,民營企業應找誰,大家都很糊涂。資金的信息都處于半公開的狀態,企業往往很難弄清楚,相關信息太滯后。”保育鈞說。
采訪過程中,業內專家和企業均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好的政策只是第一步,如何落地才是關鍵。今后的專項研發資金究竟分配到哪些部門,企業該如何申請,都應有明確的說明。
美國為了支持企業創新設立了專門的美國科學基金。保育鈞認為我國也可以成立全國性的民企研發基金,最大程度地減少中間環節,讓政策能真正落到實處。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七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 2014-10-11
- 32所985高校獲逾450億元資金 2012-12-28
-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始申報2013年度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 2012-08-29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新材料聯合研發中心落戶濟寧 2018-06-25
- 全國首家石墨烯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發中心啟動 2016-11-07
- 歐萊雅研發中心專家受聘為東華大學顧問教授和兼職教授 2016-11-04
- 青島科技大學牽手民企實施產學研無縫對接 201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