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教授們苦樂不均 富開寶馬窮騎飛鴿
2011-11-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開公司、拉項目、校外兼職,富教授“生財有道”
小淏就讀于南京一所“211”高校,他說,學校里開公司的教授很多,“用自己的技術去辦企業,學校以外的收入反而成為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
小淏就認識一位老教授,憑借所做項目,成為一家著名化妝品公司的老總,開著價值400多萬元的蘭博基尼轎車,在校園里常常引來圍觀。
大學教授開公司早就司空見慣。眾人熟知的種業公司隆平高科的持股股東之一是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袁隆平院士、山河智能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清華是中南大學教授、尤洛卡董事長兼總經理黃自偉是山東科技大學教授。
而早在10年前,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張廷壁因成功攻克卟啉鐵工業化生產世界級難題,以技術入股,獲得了紅桃K集團10%的股份,一舉成為荊楚科學家首富,資產過億,轟動一時。
科研提成也是大學教授的一大生財之道。
武漢一所“985”高校的張教授透露,自己只知道每個月的工資加津貼大約是5000元出頭,但基本上就是當零花錢,從來不去看具體數字究竟是多少,事實上,在其所在院系,教授們一般都不看自己的工資條,“這背后的秘密就是,做課題、接項目的提成才是教授們收入的大頭兒。”
張教授介紹,按照通行規定,縱向課題(即政府課題,包括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課題等)的提成一般都在10%左右,而橫向課題(即和企業合作的項目)提成可以高達40%。如果申請到1000萬元的科研項目,就可以到手100萬元,乃至數百萬元,“科研還沒做,自己就變成富翁了”。
“考研熱”、“考證熱”催富了高校中的另一批教授。
這些教授多與考研、考證的相關學科有聯系,通過為相關的培訓班上課獲得大筆收入,知名教授講一次課收費超過萬元也早已不是新聞。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尚重生將高校中的富教授分為四類:
一是“學霸”,現在大學的學科點如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都是學科點負責人制,學科點負責人實際上是一個自然人,他把學科的資源全部壟斷,比如學科博士點的經費、命題、改卷、招誰不招誰、立項、出國、學術會議。
二是所謂“權威”,他們已經控制了國家的一些課題,是專家委員會的成員,雖然是搞學術的,但由于各種關系積累了一些人脈資源,項目資源非常多。
三是“學官”,亦官亦學,比如副校長是博導又是教授、后勤部部長是教授,這類人也很有錢,因為這類人行政資源和學術資源都有,并且可以把兩類資源結合利用。
四是大學教授兼職,去其他學院兼職或者在外當董事,有的在外直接有公司。另外還有一些人脈關系比較好的,能搞項目的,一個項目掙錢數以百萬計。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四川大學鄧華教授團隊《Adv. Mater.》:電介質聚集誘導的穩定光學性能用于低成本輻射制冷 2025-07-11
- 四川大學丁明明教授團隊 Angew: 可視化β折疊到β轉角構象轉變的熒光聚合物囊泡及其用于顏色報告型藥物遞送 2025-07-11
- 華南理工大學王林格教授團隊 AFM:開發了一類兼具高透明性和高穩定性的無色聚酰亞胺復合薄膜 2025-07-11
- 唐本忠教授/林榮業教授團隊、胡連瑞研究員 Nat. Commun.:變色龍聚集誘導發光分子在光、熱調控下六重穩定態的可控轉換 2025-07-11
- 華南理工殷盼超教授 Angew: 拉伸誘導分子顆粒材料結構取向 2025-07-10
- 浙江大學高超教授團隊 《Nat. Commun.》:無溶劑熱塑性發泡法制備超彈性石墨烯氣凝膠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