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 科研成果突出
高等學校的教師除站好講壇培養學生外,必須參加科研實踐。一方面科研能提高自身素質,開拓眼界,深化知識,形成教學與科研良性互動,另一方面以科研成果支持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是大學教師神圣的職責。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高分子物理團隊要求和鼓勵全體教師瞄準學科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的需要,積極承擔高水平科研項目。近年來團隊承擔和協助完成國家級、省、部、市級縱向科研項目及各類橫向科研項目百余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7項,青年基金1項;國家重大基礎項目(973項目)2項,863項目3項;國家“九五”和“十五”攻關項目2項,國家級軍工項目2項;國際合作項目及中石化,中石油等國家重點企業的委托項目若干。近三年內,團隊有8名教師主持8項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象這樣一支十幾人的團隊承擔如此豐富的項目在國內同類團隊中是不多見的。
經過多年勤奮耕耘,團隊科研成果十分突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獎一項;化工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石油與化工協會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山東省計算機應用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多項。完成多項省部級技術鑒定,獲得多項國家專利,部分成果已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日前舉行的第13屆中日科學技術聯合委員會上,我國共有157個項目被確認為中日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該團隊就有1個項目列入其中。樸光哲教授和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究項目“富勒烯C60納米纖維的制備及性能”獲經費129.6萬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開發和制備出高性能FNFs,拓展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包括稀有元素回收,燃料電池電極、太陽能電池、高頻吸波薄膜等。
反映科研工作成果,團隊共發表科研論文400多篇,SCI收錄上百篇。其中閆業海老師在國際著名期刊SMALL上發表多篇論文,如《Advances in carbon nanotube assembly》,影響因子達到7.333。楊文君教授近日在材料化學國際著名期刊J. Mater. Chem報道了蒽中心交叉共軛聚合物的合成及其雙光子吸收截面強化效應,由德國著名化學評論期刊SYNTACTS作為有機合成亮點文章進行了推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Timothy M. Swager教授評論認為對這一強化起源的深入研究將有助于新型雙光子吸收材料的設計。段詠欣、胡海青、王新、趙健、陶勇等青年教師也分別發表了一批高水平論文。與此同時團隊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團隊有九人曾出國留學或科學訪問,至今與德國、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教授保持密切交流。積極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論文報告會,在今年舉行的全國高分子科學論文報告會上吳其曄教授應邀作《關于高分子凝聚態物理理論范式的思考》邀請報告,探討了高分子物理學中具有普適意義的規律和理論,引起多名院士和教授的熱烈討論。
- 青島科技大學喬圣林團隊 CEJ:用于老年人健康護理的蛋白質基皮膚傳感器 2024-01-23
- 青島科技大學李志波教授團隊Macromolecules:有機磷腈堿調控環硅氧烷可控開環聚合制備結構明確的聚硅氧烷 2022-03-24
- 青島科技大學劉紹峰/李志波團隊 Macromolecules:均相鉻金屬催化劑合成高附加值聚乙烯 2022-03-09
- 華南理工大學分子聚集發光研究團隊誠聘師資博士后 - 合作導師:秦安軍、趙祖金、胡蓉蓉、王志明、馮光雪、宋波 2025-05-21
- 中科院化學所賈迪課題組 Nat. Commun.:利用物理特性調控帶電復合水凝膠材料黏彈性質新策略 2024-05-05
- 南京大學胡文兵教授教學論文介紹如何理解高分子鏈結構 …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