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研發、武書連主編、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學 選專業-2006考研擇校指南》日前已在各地發行。《挑大學 選專業-2006考研擇校指南》是《2005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的普及版本,供大學畢業生和同等學力者報考研究生時參考。《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于2001年底完成全國所有大學和科研單位的研究生院(部)綜合實力評價、11個學科門、80個一級學科、368個二級學科的評價。本次發表的《2005中國研究型大學研究生院縱覽》和《挑大學 選專業-2006考研擇校指南》是該課題組連續第4份中國研究生院年度評價報告。
對科研成果的統計分析表明,極少數的研究單位產出了大多數科研成果,而絕大多數研究單位只產出了少量科研成果。用適當的方法找到各學科的高產出單位就能實現使成績優秀的考生一步到達中國科學前沿的目的。經過對多種方法的對比試驗,《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最終選擇了數學上最經典的黃金分割點來達到上述目的。
例如,用黃金分割確定的37所研究型大學,數量僅占全國普通本科大學總數的6%,但學術成果卻占全國大學學術成果總數的61.80%。這37所大學的研究生院是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的脊梁。在《中國大學評價》的研究型大學遴選過程中,沒有學科平衡,也沒有地區照顧,科研實力和學術水平是唯一的標準。中國大學中的一流研究生院就是從研究型大學中產生的。武書連認為,如果考生最感興趣的大學不在一流研究生院中,可以放棄一流研究生院,選擇另外23所研究型大學。這23所研究型大學的綜合實力有不少并不在一流研究生院之下,只是缺少符合一流研究生院標準的學科門而已。
2005年度中國研究型大學名單見下表。
2005年度37所研究型大學名單
(注:《2005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完成時,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尚未合并,故本評價將兩校各自單列。)

2005年度中國研究型大學名單

2005年度中國研究型大學名單
- “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ARU)協同技術轉移研討會”在北大舉行 2013-03-20
- 清華報告:中美研究型大學差在哪兒 2012-05-16
- 研究型大學建設須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201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