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教育國際交流會在京召開 多國多專業攬才
2011-12-0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博士生教育國際交流會 北京
不可輕視研究計劃
“我從小喜歡德國的酒,所以想去慕尼黑學化學。”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駐京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坦言,去年看到學生申請材料中的這句話時,他不禁皺起眉頭,“還是要專業地撰寫、介紹自己的研究計劃。申請時要慎重、目標性強,不能盲目。”
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的朱明哲目前在巴黎政治大學法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他同樣提到了研究計劃的重要性。
朱明哲提醒申請人要通過科研計劃展現自己對某一法學領域的了解程度、對學界發展方向的把握能力以及本人的寫作論證能力。
他還特別提示道,第一學年結束時,導師組將會重新評估學生完成優秀論文的可能性,如果學生無法在第一學年完成令人信服的工作,有可能會被除名。
“這里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好,圖書館還提供資料送達服務,只需在網上登記,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就會在第二天將所需要的書籍、報刊送至辦公室。”朱明哲說,法學院還有各種研討會。一般是由某位教授或博士生作一個小時的專題報告,參與者就其報告提問討論。平時,大家還常常一邊喝咖啡,一邊討論對公共事務和彼此工作的看法,有時還會就一個問題展開激烈討論,互相促進,獲得新的想法。
最難的是語言關
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展位前,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專業研究生沈越峰遞上英文簡歷,學校代表靳老師在看到沈越峰的專業和研究方向后,興奮地說:“正好!我們系里剛來了一位研究石油地質的專家,這位專家以前有自己的石油公司,現在做大學教授,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我把他的電子郵箱地址給你!”
靳老師還熱情遞上學校宣傳冊。“真漂亮!”沈越峰驚嘆道,“這兒可能是加拿大最美的大學校園了。”
“從往屆經驗來看,大多數中國學生去了之后最難過的還是英語關。”靳老師提醒想要出國讀博的同學要多練練英語口語。
看到一位性格內向的女生徘徊在展臺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招生代表羅德平指著精美的宣傳冊熱情地說:“來,拿一本!”他提醒學生,國外學校招收博士生決定權大多在教授。所以,選擇合適的教授并進行良好溝通非常重要。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