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長調整:如何帶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動力
2012-01-1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很多新任校長在科研領域成績斐然
2011年重點高校人事調整,新任命的校長,大多是“外來戶”---或來自其他高校,或來自教育行政部門。
2011年走馬上任的10位“985”高校掌門人中,只有三人為本校內部調動: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王迎軍原為該校黨委書記,湖南大學校長趙躍宇、國防科技大學校長楊學軍原為本校副校長。將范圍擴展至“211”高校,2011年14所高校換帥,也只有5人為本校“內部調動”。
長期關注該領域的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對記者說:“‘空降’方式有利有弊。對于相互陌生的高校和校長,需要有個適應過程。但‘空降’校長不受原有條條框框限制,在破立方面的創造性值得期待。”
由著名學者轉身為管理者,這一特征在2011年高校“換帥”過程中也很明顯,很多新任校長在科研領域成績斐然。
如王迎軍不僅是華南理工大學59年校史中唯一的女校長,也是目前全國“985”高校中唯一的女校長,以及中國唯一獲得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院終身榮譽稱號的女性。王迎軍的丈夫汪建平則在中山大學任常務副校長。
當然,女校長掌舵“985”高校并非首次,前例是同濟大學前校長吳啟迪。
高校校長中為何很少出現女性身影?程方平分析說:“主要是因為歷史積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這代人,高級知識分子中女性比例較低。此外,理工科科研人員比較辛苦,走到前沿的女性就更少。而‘985’和‘211’高校目前大部分校長是理工科背景。”
除了學術功底深厚的學者,新任校長中也不乏擁有中央或地方國家機關從政經驗者。
張堯學自1999年從清華大學調入教育部任職,此番“空降”中南大學之前,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兩個職位。
新任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1998年就任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到調任天津大學之前,身兼天津市委科技工委書記、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市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三職。
在程方平看來,校長的從政經歷是一份重要資源,在管理上和協調與政府關系等方面會有優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雙一流大學2000-2018年度國家三大獎統計情況 2019-06-28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排行榜”首次發布 2018-05-29
- 化學反應存在新動力:隧道控制效應 2011-06-13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