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輪胎:每年減排千噸PM10
輪胎使用中的磨損會產生粉塵,可能是PM10的來源之一。據介紹,目前我國轎車輪胎壽命約為10萬公里,行駛磨損厚度約為3毫米,從使用到報廢會磨損生成約1公斤的粉塵。北化工正在研制一種耐磨輪胎,使用壽命可延長至15萬公里,粉塵產生量將減少3成左右。按此計算,全市500萬輛機動車每年可減排粉塵一千噸左右。
由于輪胎生產時可能會加入少量重金屬等輔助材料,因此磨損后形成的粉塵會影響城市居民的健康。
記者了解到,北化工輪胎技術人員正致力于開發新型環保輪胎以減少輪胎粉塵危害,如使用環保芳烴油、環烷油和從橘子皮、大豆等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油,減少氧化鋅等重金屬使用。
安全“翻新胎”:有望推廣
在完成節能輪胎項目后,三家單位再次聯手啟動863計劃另一課題《廢舊橡膠連續動態脫硫及制備子午線輪胎技術》,提高輪胎中廢舊橡膠的利用效果,減少橡膠進口。
目前我國年產汽車輪胎4.56億條,對橡膠的需求量極大。王益慶說,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對廢舊汽車輪胎實施強制回收利用。據介紹,幾年前我國廢舊汽車輪胎多被用于煉油,因污染嚴重被叫停。對于胎面磨損而胎體質量良好的輪胎,最好的回收辦法是進行輪胎翻新。目前市場上也有利用廢舊輪胎制成的“翻新胎”,但部分輪胎安全性差,經常導致事故發生。
有關專家表示,今后將推動汽車輪胎修理登記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輪胎修補聯網系統,讓專業輪胎修復廠商掌握輪胎情況,未經修補的輪胎在達到報廢條件后,可注膠“重生”為“新輪胎”。“廢舊輪胎的橡膠完全可以再利用,我們的實驗研究就是要確定一個科學的使用方法,使利用廢舊橡膠的輪胎完全滿足各項指標要求,更安全。”王益慶說。
校企共享科研成果
目前,節能輪胎將在玲瓏輪胎公司等國內輪胎企業量產。一個科技創新成果,剛剛通過驗收就能轉化為生產力,“神速”背后閃現著研究機構和生產企業間產權聯盟的影子。
輪胎公司生產規模很大,新技術在工廠試驗需要暫停部分生產工序,會造成生產混亂,而學校提供的試驗經費又不足以彌補輪胎廠損失。據介紹,北化工科研部門與相關企業共享科研成果,輪胎公司可以優先甚至無償使用該成果,學校和參研企業形成事實上的產權聯盟,以推動試驗進展,提高企業參與積極性。此外,企業還提供了市場信息,為科研找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