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南大人才培養論壇:大學不是發現未知之地
2012-05-3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何為真正的國際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設國際化大學似乎成為了每一所大學的目標。談到國際化程度,一般學校會擺出一系列數字:校園里有多少位國際生,來自多少個國家……
“當然這些數字很重要,但是真正的國際化大學需要更多的靈活度?缥幕哪芰Σ⒉淮韺W生必須要從一個國家流動到另一個國家,而是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毕査_德·卡斯帕·海尼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在國際競爭中如何占據領先地位?不是從一種模式到另一種模式,不是一種文化移植到另一種文化。文化差異和文化傳統只是教學的一部分,對本科教學來說,最重要的是在傳統的教學和全球化中保持平衡!毕査_德·卡斯帕·海尼對國際化的理解是:“大學的國際化,要教會學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學習和工作,要良好搭建國際化策略,建立教育的堅實基礎!
“幾千年來,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東方教育模式,也越來越顯示出其缺陷——導致了學生知識的整合能力、交流和溝通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薄弱!鄙虾=煌ù髮W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杰介紹說,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發生轉變。而上海交通大學則正在探索“從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這樣三位一體的全人教育。
如何回歸大學本質
陳駿說:“正本清源、回歸大學之道,是大學存在的基點,也是人類未來的希望。”
那么,大學的本質、大學的精髓是什么呢?
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創造性藝術學院院長彼得·墨菲教授的答案是——發現未知的世界。
“如今,最先進的大學在做的事情是,讓學生理解創造的規則。但是一所大學要做的要遠遠超過這些。大學要創造新的模式。從內在而言,大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不僅僅是體系化知識,而最重要的應該是創造知識,讓人用新的語言表達新的知識。簡而言之,大學不是傳達已知,而是傳達未知。”彼得·墨菲說。
他拿本科教學舉例說明大學并不是一個教學機構而是學習機構。就如同學徒觀察師傅是如何工作的一樣,本科生在學校里都在觀察自己的老師,觀察老師是如何作研究的。“應該允許學生觀察創造的過程。當然,如何展示創造的過程,這也對教師提出要求。教師應該認真觀察自然,重新創造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識體系。大學就是實驗室,就是一個發現未知的場所!
創造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即使是對非凡的天才也是這樣的!八晕覀兏M麄ゴ蟮拇髮W知道怎樣去創造,怎么去激發創造,不管這會有多么艱難!北说谩つ普f。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天津大學汪懷遠教授團隊 AFM:持久的雙疏自潔減反涂層賦予玻璃99.5%的超高透射率 2025-07-08
- 中山大學顧林課題組 CEJ:利用熒光猝滅實現環氧防腐涂層中石墨烯宏觀分散的可視化與定量評估 2025-07-08
- 常州大學王建浩教授團隊《Acta Biomater.》:藥物儲庫型聚合物納米膠束用于腫瘤長效治療的研究成果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