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成功制備新型自修復超分子凝膠
2012-06-0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近日,由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黃飛鶴領導的超分子化學課題組成功研制出一種具有自修復功能的超分子凝膠。該超分子凝膠具有形變大、恢復時間短的特性,展現了優越的材料應用前景。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期刊上。
凝膠是一種特殊的分散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膠體粒子或高分子互相連接,形成空間網狀結構,在結構空隙中則充滿了作為分散介質的液體或氣體。超分子凝膠,則是膠體粒子通過非共價作用形成纏結,然后包裹溶劑分子形成的凝膠。
黃飛鶴課題組在世界上首次制備出了兩種不同的超分子凝膠,且制備過程簡單,其自修復性能極其優異,甚至能在10000%的形變下進行快速自修復。
對于該超分子凝膠的制備方法,論文第一作者、博士生張明明介紹說,研究采用了兩種不同的小分子交聯劑,交聯側鏈含有雙苯并—24—冠—8的共聚物,得到了兩種不同的超分子凝膠。這種超分子凝膠內部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軸—環”穿入結構,當受到外部刺激,軸和環穿入的構型會受到破壞,但是由于其組裝的穩定性,經過一段時間,它們會自己再形成穿入構型。
實驗顯示,這些超分子凝膠在被“拉長”100倍的情況下,可以于60秒內完全恢復高分子彈性和黏性性質,三四分鐘實現形態的完整修復。
業內專家表示,正因為這種能夠“自修復”的神奇特性,使得該超分子凝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作為可自修復的智能材料,應用于汽車涂層,以及一些航空航天材料、仿生材料的骨架等領域。
a-d和e-h分別記錄了兩種不同超分子凝膠的自修復過程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廈門大學曹學正/吳晨旭《Macromolecules》: 活性納米顆粒摻雜實現超分子凝膠增強增韌的動力學統計與流變機理揭示 2024-03-08
- 西安科大李遠剛教授課題組 Small:通過調節親水-親脂平衡的熱致超分子凝膠設計策略及圓偏振發光開關 2023-12-06
- 蘭大卜偉鋒教授、蘭州化物所蔡美榮研究員/周峰研究員 Tribol. Int.:利用兩親性遙爪型聚合物自組裝發展了新型油凝膠潤滑劑 2023-04-13
- 吉林大學李洋課題組 AFM:通過離子液體陰離子-陽離子協同作用解鎖固體全疏光滑涂層的室溫自修復 2025-05-08
- 西工大朱光明教授團隊 Adv. Sci. 綜述:高強高韌自修復聚脲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 2025-04-22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浙江大學 Angew:一種傳統聚烯烴材料降解與回收利用的新策略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