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嵌入單分子厚電子元件的柔性材料問世
2012-06-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韓國光州科學技術學院、首爾大學和美國萊斯大學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創建了一個嵌入單分子厚電子元件的柔性測試基板,能承受將其他電子設備破壞的揉搓扭曲。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
許多研究人員正在試圖努力開發一種新形式的消費類產品,如可彎曲的手機、可塑造成一個背包式或嵌入圓形家具的智能設備顯示屏等。但問題是,當基板被彎曲時,會使附在其上的晶體管或其他電子零件與基底之間出現緊張的拉伸,導致開裂或撕裂,最終致使設備毀壞。
經過各種測試,該研究團隊選擇聚酰亞胺為基材,由于它具有可彎曲的特性,更為重要的是,其在接觸高溫時不會破裂,被彎曲或扭動時仍然可以產生熱量。且當它被連續彎曲多次,狀態依舊沒什么變化。于是,研究人員用兩個運行類似二極管的終端在柔性襯底上創建了單分子厚的器件,并使用烷基分子自行組裝。
在測試中,研究人員創建了512個這樣的設備,每個是只有3厘米大小的正方形,然后開始對它們進行各種不同的專項彎曲練習。這些設備被彎曲成圓筒和牙簽座,通過了幾個運動級別的扭曲,甚至被彎曲成螺旋狀,有些快速彎曲連續進行了1000次之多。研究人員這樣做就是要看看,每一個設備是否仍然可以通過其終端連接直流電源,具有導電能力。結果顯示,在嚴重彎曲和1000多次大量重復彎曲的情況下,器件的電荷傳輸特性仍保持穩定,并且還可作為配置經受各種彎曲,包括雙絞線和螺旋結構,性能依然可靠。
下一步研究將在該設備上安置三個尖頭,如晶體管,測試其是否能承受同等程度的“折磨”。如果成功的話,研究人員可以把利用這種材料制成的手機等設備折疊起來,放在褲子后面的口袋里,而不會擔心坐下時被壓損。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港大徐立之教授課題組誠招博士生、博士后、碩士生及研助 - 仿生柔性材料、柔性生物醫學器件 2024-09-10
- 四川大學王浩倫《ACS AMI》:利用電卡效應的迅速溫度變化驅動柔性材料的新策略 2023-06-10
- 華南理工大學彭新文教授團隊《Adv. Funct. Mater.》:納米纖維素衍生柔性功能材料 2023-02-25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韓國延世大學Cheolmin Park院士團隊《ACS Nano》:手性光學突觸鈣鈦礦憶阻器作為可重構物理不可克隆函數 2025-01-19
- 韓國延世大學Cheolmin Park院士團隊《Device》:一種可降解的具有雙模觸覺感知的蠶絲基自供能皮膚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