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申報2013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2012-06-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依據“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十二五”總體工作規劃,教育部和國家外專局擬于近日啟動2013年度“111計劃”新建基地的申報和審批工作。為做好此項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學科領域和重點
“111計劃”主要支持建設高校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引智基地。新建引智基地將重點支持引智工作基礎好、學科研究處于全國領先的基地,在學科領域上,優先支持新興交叉學科。
二、申報條件與名額
“111計劃”引智基地申報條件按照《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執行。申報高校范圍為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委、國務院僑辦、中科院等部屬“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本次申報采取限額方式,各高校限申報1項。
三、申報工作要求
1. 各校要高度重視申報工作,嚴格把關,按照申報條件和相關要求認真組織遴選、申報。各校應在外國文教專家聘請計劃和經費的總體框架內,通盤考慮和統籌安排申報工作,每個依托(國家、部省級)科研平臺原則上建設不超過兩個“111計劃”引智基地,且國內團隊成員只能參與一個引智基地。
2. “111計劃”引智基地的建設周期為5年,每年度支持經費不低于180萬元,其中國家外國專家局文教專家聘請計劃經費90萬元,其余經費由各高校使用“985工程”經費或自籌經費配套。
3. 引進的海外學術大師、學術骨干所組成的高水平外國專家團隊原則上不應少于十人,已被其他高校引進聘用或已在前期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受聘的海外學術大師和學術骨干,原則上不再重復引進聘用。對于專家團隊組成情況的要求和來華工作時間請參照《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管理辦法》。
4. 海外學術大師和學術骨干不能如期在申請書上簽名的,請將與其合作、并同意參與計劃的證明材料附于申請書正本后面。
四、申報、評審方式與時間
1. 請各相關高校嚴格按照申報要求,認真填寫《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項目申請書》,并出具蓋有學校公章的推薦函,于2012年7月18日之前將推薦函原件2份,申報材料一式8份(注明正本2份,副本6份,電子版光盤2份)報至教育部科技司計劃處,逾期不予受理(以寄到郵戳時間為準)。
2. 教育部和國家外專局將在高校申報的基礎上對基地進行形式審查,組織專家會審及答辯評審(時間及要求另行通知)。凡未通過形式審查的基地,將不能參加專家評審。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管理辦法》和《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申請書(2007年版)》可在教育部科技司主頁(http://www.dost.moe.edu.cn)下載。
教育部科技司聯系人:張進、李渝紅
聯 系 電 話:010-66096298
電 子 郵 箱: jihuachu@moe.edu.cn
國家外專局教科文衛專家司聯系人:胡晨、王嵩
聯 系 電 話:010-68944761
電 子 郵 箱:dp@safea.gov.cn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2018年度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名單公布,62個入選! 2018-01-24
- 青科大“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21所地方強校基地入選國家111計劃 2017-08-09
- 教育部擬開展26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評估工作 2017-01-20
- 東華大學“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創新引智計劃”會議召開 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