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喊不出世界一流大學
2012-08-08 來源:中國科學報
曾有人戲言,在中國,世界一流大學不是建出來的,也不是評出來的,而是喊出來的。這種說法或許有些偏激和調侃,但是大學建設中的口號化現象積弊日久也是事實。世界一流大學沒有建成,建設世界一流的口號卻喊得風生水起。
高水平大學:最貶值的口號
強國必先強教,國家的振興、民族的崛起離不開教育的強大。高等教育站在教育的最高端,在建設教育強國進程中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提高高等教育水平、躋身世界一流不僅是大學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強盛的根本。不可否認,我們離世界一流大學的距離還比較大,短時間內躋身世界一流確實有點勉為其難。人常說,知恥而后勇。當意識到與世界一流大學差距的時候,發憤圖強、奮起直追,向世界一流大學學習,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就成為大學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作為奮斗目標并無不妥。但是,由于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比較剛性的目標,在這個功利性太強的時代,短期內的難顯成效會使某些領導者的業績無法彰顯。
高水平大學廣闊的適用性和良好的模糊性使得高水平大學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最好的替代概念。高水平大學作為一個精神層面的概念,體現了一種永恒追求新高的精神。但是,我們在提高大學水平時,卻常常背離其積極意義而大玩起概念游戲。如大打高水平大學多界面性之牌:世界高水平大學、國內高水平大學、省內高水平大學、行業高水平大學;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大學、高水平教學型大學……總有一款適合我。
當我們的關注點不是尋找差距,而是尋找如何劃定一個我為老大的圈子時,“建設高水平大學”也就成為一個最貶值的概念。于是,我們的眼光不是向外,而是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小圈子;眼光不是向前,而是孤芳自賞、自娛自樂。長此以往,圈子會越畫越小,最后框死在圈子里也絕不是危言聳聽。
特色化:最具中國特色的口號
“建設特色化大學”可以說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概念,但說它是最無特色的概念似乎也不為過。特色之于大學既不是新鮮品也不是奢侈品。放眼世界一流大學,有哪一所沒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可以表現為多個方面,伯克利之大是特色,加州理工之小也是特色;研究型是特色,教學型也是特色;哈佛大學的人文是特色,麻省理工學院的理工、康奈爾大學的農學也是特色。特色是與眾不同,更是品牌和標桿。哈佛的政府學院、耶魯的戲劇學院、加州伯克利的視學院、塔夫茨的營養科學與政策學院、南加州大學的老年醫學學院、密歇根大學的運動機能學院……遍覽世界大學,難尋出其右者。
特色和特色化不同。特色化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理念,建設特色化大學——這是所有大學管理者應有的基本常識。特色則不同,特色是具象的,特色的最突出特點就是個體獨立性。特色不能橫空出世,它根植于大學,建立在大學自身的歷史和現實的條件之上。特色是一種繼承,更是一種超越。特色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特色化也不是喊出來的。特色需要理性的思考、科學的謀劃。我們要做的不是把特色化放在嘴邊,而是如何去謀劃、去生成自己的特色。
國際化:最奢侈的口號
什么才算國際化?如何推進國際化?國際化和世界一流,誰是因?何為果?是不是只要是國際的就是一流的?從目前我國高水平大學的國際化成果展示和普通大學的國際化目標來看,這些問題似乎并不是很清楚。
國際化是什么?國際化是大學“全方位”的國際化,不僅包括課程、師資、學生、教學、科研的國際化,更表現為國際化的理念、國際化的視野、國際化的胸襟和氣度;表現為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的話語權。
國際化不是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學不是因為“國際化”而“一流”,而是因為“一流”而“國際化”。國際化不是一相情愿,水平達到了,想不國際化都難;水平達不到,縱使你達到了甚至是超過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標準,人家也不買賬。不然,去一些我們自稱已邁向國際化的大學看看,看看留學生的數量,再看看留學生的結構,看看他們的層次、學科和國度;看看我們發表文章的數量,再看看文章的被引率;看看我們參加國際會議的次數,再看看我們在會議上聲音的力度……
世界一流大學不是喊出來的,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是。口號的繁榮除了見證大學的浮躁和功利,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毫無用處。大學建設,需要的是務本求實,恪守本真。至于口號,還是慎喊為妙。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雙一流大學2000-2018年度國家三大獎統計情況 2019-06-28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排行榜”首次發布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