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荒”倒逼高校人才培養改革
2012-08-21 來源:光明日報
據8月20日湖北媒體報道,今年高考招生,高職高專批次征集萬余個志愿,但湖北省招辦公布的數據顯示,省內高校九成以上踩線投檔。盡管該省將對高職高專進行最后一次補錄,但部分高校“吃不飽”的局面仍將難以改變。對此,有專家指出,或許用不了幾年,高校“合并”或倒閉現象就會發生。
近年來,“生源荒”在一些高校招生過程中表現得越來越突出。教育部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在生源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部分高校將因生源枯竭面臨生存挑戰。去年,山東省專科錄取線降到了180分,但仍有超過4萬個招生計劃落空。一旦生源枯竭,高校的倒閉將不可避免,這決不是危言聳聽。遠的不說,近年來我國臺灣地區就有數十家大學因招不到學生而倒閉。
面對“生源荒”,各高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互挖墻腳,分數線一降再降,招生幾乎不加取舍;有的加強與生源地的學校和老師聯系,通過給回扣的方式“買”學生;有的給出各種言過其實的承諾,將學生“騙”進學校。有報道說,山西某師范學院為確保新生“報到率”,要求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考生提前交學費,并稱“不提前交費就視為自動放棄錄取資格”。這些舉措或許可以暫時緩解“生源荒”的窘境,但最終會將高校發展拖入惡性循環之中。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走到了向普及化發展的轉折點。部分高校“生源荒”甚至有倒閉之虞,正好給高等教育提供了一個重新定位與發展求變的機遇,倒逼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改革,更加注重特色與社會需求。當前,國內一些高校之所以被學子拋棄,一個重要原因是辦學模式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特色不鮮明、個性化差異小。“研究型、綜合型、創新型”,“辦一流大學”等關鍵詞,被不少高校簡單組合為自己的發展目標。因此,高校有必要對自身歷史、發展特色、服務面向、辦學規模等進行分析梳理,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定位,適應社會對教育分工的需求,避免盲目攀高或趨同辦學。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建校時間不長,在校生不到8000人,只有7個學院。以規模而論,這所大學在美國同類院校中居于末流,但該校計算機技術學科、藝術學科在全美數一數二,知名度非常高,誰能否認它一流大學的地位?這可以給我們的高校改革發展以有益的啟示。從根本上解決一些高校的“生源荒”問題,關鍵在于學校“苦練內功”,提高教學質量、辦出特色教育、增強吸引力,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在招生中出各種奇招、怪招。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基金委發公開信:“杰青”、“優青”非榮譽稱號 2018-06-13
- 北京公布“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項目高校 2017-09-01
- 北化大“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人才培養”校內創新實踐基被評為示范基地 2016-03-18
- 科技部:將改革院士制度,推動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導向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