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邱勇團隊承擔了“有機聚合物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的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的子課題,完成了研究電致發光器件制備系統的研制,他們采用離子束處理導電玻璃,降低了器件的驅動電壓,大大提高了器件的發光效率和穩定性,當時設計的OLED器件驅動響應系統和無源驅動電路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團隊在完成科學基金項目的基礎上,又獲得相關企業、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的支持,并于2002年建立起中國大陸第一條OLED中試線。在當年教育部組織的成果鑒定會上,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立偉為主任的鑒定委員會認為:該研究“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總體技術水平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高性能有機電致發光軟屏的研制及其關鍵科學問題的研究是國際上備受關注的、富有挑戰性的課題。2002年,邱勇團隊承擔了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中的重點項目,開始高性能有機電致發光軟屏的研制。該項目創造性地開發了一種有機無機薄厚膜復合封裝技術,大幅度提高了軟屏器件的壽命,成功推出了128×64點陣OLED軟屏,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家可以制備并展示柔性OLED顯示器和柔性照明器件的單位。
2003年,邱勇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在國際上較早開展了可濕法制膜的有機小分子發光材料和器件研究,并采用多齒配體和混合配位的分子設計思路,合成了系列可濕法制膜的金屬絡合物材料,實現了高效率小分子濕法制膜器件,2007年底該項目結題時,被評審專家評為“特優”。
在中國大陸,有數十家科研機構和企業從事OLED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中國OLED基礎技術與國外差距不大,研究人員在機理研究、材料開發、器件結構設計、生產工藝技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大量的專利技術。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等項目的資助下,邱勇團隊經過十幾年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系統掌握了OLED材料、器件、工藝等關鍵技術問題,申請果內外專利200多件,同時參與并負責OLED國際和國家標準制訂,完成國際標準一項,國家標準兩項。該團隊研究成果實現產業化以來,已成功開發出30多個系列300余款OLED顯示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航天、國防、消費電子、工控儀表、醫療器械、網絡通訊和金融安全等領域。今年年初,邱勇團隊獲得2011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我國在OLED材料的基礎研究和無源OLED器件的產業化方面,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某些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在適用于大面積顯示的有源OLED器件研究方面,由于產業基礎(如低溫多晶硅技術)和產業投入上的不足,目前仍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鼻裼抡f。
技術發展的基石
有機電致發光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推動了有機電子學的發展。邱勇還負責了清華大學“211工程”重點項目“有機電子學”學科建設項目,2003年以來開設了有機電子學和有機光電材料和器件兩門課程。培養了一批有扎實專業技術基礎、又積累了產業化運作經驗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清華大學非常看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其原因不僅在于獲得的經費支持,還因為在支持基礎研究、穩定和培養人才隊伍、推動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方面,科學基金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鼻裼抡f,“科學基金要多撒‘種子’,對于優秀項目,應加大滾動支持力度。在評審方面,建議擴大專家庫,減少每位專家的評審工作量!
從自身獲得科學基金資助的經歷看,邱勇認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思想最活躍、創造力最強的年輕人來說,作用如同雪中送炭。因此,在基金申請方面,應當給青年人更多的機會,擴大青年基金資助面。
目前,邱勇團隊關注的方向包括大尺寸OLED顯示技術、OLED照明技術、有機半導體傳輸機理以及有機無機復合半導體材料的研究。
- 李振教授和馬東閣教授合作:利用電致激基復合物大幅提升有機發光二極管藍光發光效率 2020-04-24
- 黑龍江大學許輝教授團隊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應用瓶頸 2018-07-17
- 高性能有機電致發光染料研究獲進展 2016-06-27
- 華南理工王志明、港科大林榮業/唐本忠 AM:涉及熱激子的雙通道階梯能量轉移策略構建具有窄發射和高亮度特性的高效穩定藍色OLED 2025-03-29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課題組 Sci. Adv.: 純有機室溫磷光敏化劑制備高性能超熒光OLED 2025-03-24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Nat. Commun.》:利用手性TADF敏化劑和非手性MR分子構建超熒光圓偏振OLED 2025-03-04
- 2025年世界彈性體科技與工程論壇暨中國橡膠基礎研究研討會將于2025年9月15日在上海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