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公司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能源供應商RWE公司等攜手合作,正在尋找新途徑,把二氧化碳轉化為塑料原材料。當地時間11月13日,記者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CAT催化中心看到,利用二氧化碳生產多元醇,并進一步制成聚氨酯泡沫的樣品已經試制成功。這個項目有個別致的名字——“夢想制造”。
當天,拜耳公司與亞琛大學共同發布了在該領域取得的進展。由拜耳牽頭的“夢想制造”研究項目,回收RWE公司一家褐煤電廠所排放煙氣中的二氧化碳,用其為原料生產多元醇,再與異氰酸酯反應生成聚氨酯。實驗證明,含二氧化碳的材料特性與利用傳統方法制成的材料特性相同。拜耳計劃于2015年開始利用二氧化碳進行多元醇的工業化生產,并將產品推向市場。推出的首款終端產品將是利用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聚氨酯制成的床墊。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夢想制造”項目于2010年5月啟動,并獲得了德國政府的資助。催化劑的開發是該項目的關鍵所在。拜耳公司與亞琛大學合作運營的CAT催化中心實施了名為“夢反應”的研究項目,于2012年4月成功開發出一種能夠讓二氧化碳進入快速高效反應并降低能源消耗的鋅基催化劑,使二氧化碳用于生產多元醇變為可能。
拜耳公司還與合作伙伴共同啟動了另外一個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催化技術的二氧化碳利用項目。該項目計劃從電廠排出的煙氣中分離二氧化碳,用西門子公司回收的多余風電作為能源電解水產生氫氣,隨后使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最終用于制造聚碳酸酯、聚氨酯泡沫等。該項目將在勒沃庫森的一家試點工廠進行,該工廠將于2013年投產。這一項目的合作方除西門子、RWE公司外,還有10家學術機構,分別負責催化研究、工藝設計、反應器優化與集成工藝分析等。該計劃從2010年年底開始,獲得了德國聯邦科教部的資助。
拜耳公司表示,二氧化碳利用技術的開發,可使一向被視為“氣候殺手”的二氧化碳變為塑料產品中碳元素的重要來源,成為石油的替代品,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 華東理工與拜耳技術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2015-10-20
- 同濟-拜耳生態建筑與材料研究院召開第四屆指導委員會會議 2014-12-15
- 同濟-拜耳生態建筑與材料研究院2013年研發項目簽約 2013-08-29
- 河工大劉賓元、長春應化所王獻紅Macromolecules:具有自催化性能的超低分子量CO2基多元醇的合成及在聚氨酯制備中的應用 2024-03-18
- 青科大王曉武/李志波團隊《ACS Catal.》: 單組分Lewis酸堿對協同催化環氧單體的可控開環聚合制備超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 2022-07-04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探索纖維素轉化多元醇綠色路線 2008-11-19
- 亞琛工業大學 Yang Shi 課題組《Adv. Mater.》:新型可控共價鍵自組裝用于制備高分子生物材料 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