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探索纖維素轉化多元醇綠色路線
2008-11-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一條極具工業應用前景的纖維素轉化多元醇的綠色工藝路線有望誕生。
據悉,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首次嘗試將廉價的碳化鎢催化劑應用于纖維素的催化轉化,乙二醇收率高達61%,這意味著,采用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生產路線,重要化工原料乙二醇生產有望擺脫對石油的過度依賴。
纖維素是自然界中最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其大量使用不會對糧食供應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纖維素的轉化和利用被認為是發展可持續能源的一條有效途徑。
然而,由于纖維素是最難水解的生物質,傳統工藝是采用液體酸、堿或酶的方法首先將纖維素轉化為葡萄糖,然后再將葡萄糖進一步轉化為其他的能源或有機化學品,工藝路線長,且對環境有一定污染。近年來,國際學術界開始嘗試走在貴金屬的催化作用下將纖維素一步轉化為六元醇的綠色轉化路線,但該反應路線選擇性低,使用的貴金屬催化劑價格昂貴更是大大限制了該路線的工業化應用。
大化所研究人員利用碳化鎢在涉氫反應中的類貴金屬性質,嘗試將廉價的碳化鎢催化劑應用于纖維素的催化轉化,發現活性炭擔載的碳化鎢催化劑不僅能像貴金屬催化劑一樣,將纖維素全部轉化為多元醇,而且對乙二醇的生成表現出獨特的選擇性,尤其是在少量鎳的促進下,乙二醇收率可高達61%。由該所所長張濤研究員所在的研究組與美國特拉華大學教授陳經廣合作完成的這一研究成果論文在《德國應用化學》雜志上一經發表,立即引起廣泛關注,國際上多家生產乙二醇和聚酯的大公司也對此項成果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乙二醇是生產聚酯、汽車防凍液等的重要化工原料,現在全球需求量接近2000萬噸。傳統乙二醇的生產主要采用石油化工路線,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利用可再生資源生產乙二醇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蔚藍)
相關新聞
-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侯春生研究員團隊 ACS Nano:黃麻納米纖維素精準調控腸道菌群,重建微塑料損傷的腸道微生態平衡 2025-07-04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
- 超分子化學賦能綠色材料新未來:武漢大學陳朝吉團隊在《Nat. Rev. Mater.》發表纖維素綜述 2025-06-10
- 山東大學崔基煒教授團隊 ACS Nano: 硬度可調的聚乙二醇納米顆粒調節納米-生物相互作用,增強靶向藥物遞送 2025-06-12
- 山東大學崔基煒教授團隊AHM:低免疫原性靶向聚乙二醇納米粒子用于光熱-免疫協同治療 2025-01-08
- 山東大學崔基煒教授團隊AHM:凝聚體衍生的聚乙二醇納米顆粒用于聯合腫瘤治療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