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業率徘徊在80%左右 遭遇求職“研寒”
2013-01-29 來源:科技日報
“工作比3年前還難找。”即將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周夢瑤發出了這樣的感慨。3年前本科畢業時,曾有機會進入國企的她選擇了繼續讀研,而如今在經歷了3個月的求職路后,她有些為當初的決定后悔。
經過10余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研究生在校人數已經達到了150多萬,成為全世界擁有在校研究生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在滿足社會對高層次人才需求的同時,仍有部分研究生面臨著“求職的寒冬”,使得當前中國社會教育資源和人才面臨著一定程度上浪費和流失的危機。
據中國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起,研究生的就業率就一直在80%左右徘徊,與本科生的就業率相差無幾,在部分地區更是出現了就業率與學歷倒掛的趨勢。
“寧可在大城市打零工,也不想去西部搞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袁凱告訴記者,地域因素是許多人就業要求的首要標準。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各層次的高校畢業生中,研究生初次就業率最低為90.09%,已持續七年不如本科和專科生。地處東北的哈爾濱2012年首次公開招聘事業單位編制的環衛工人,竟有29名碩士研究生報名參考。與此同時,研究生回家種地、街邊行乞等“刺眼新聞”也被頻頻曝光。
“學非所用,用非所學。這是對人才資源的暴殄天物。”山東大學教授王忠武說,中國仍處于發展階段,需要大量的高層次人才,然而高層次人才的扎堆,又可能帶來研究生貶值,含金量下降,挫傷社會公眾接受研究生教育的積極性。
不少專家也表示,當前中國中東部等較發達地區對于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已基本飽和,而條件相對艱苦的西部地區經濟社會正處于高速發展期,人才需求十分旺盛,政府也提供了不少崗位,卻難以招到足夠的研究生人才。
地處西南的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副院長熊玉竹告訴記者,學院研究生全部都能就業,社會需求量仍然很大,來晚的單位只能空手而回。
貴州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楊瑞東說,中國研究生教育過去是為了培養科研和學術高層次人才,而現在有很大比例是培養應用復合型人才,到生產一線去工作。這些投入沒能換回應有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研究生的培養投入。研究生每年教育經費在1萬元左右,學術型研究生學費全免,由政府撥出相關經費承擔,專業型研究生也只交納一半或四分之一學費,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獎學金和相關投入。
在剛結束的2013年中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考生人數再次刷新紀錄,達到了180萬人。“三年研究生讀下來僅生活費就好幾萬元。”貴州大學研究生姚紹將說,但畢業時如果找不到工作或工資還不比過本科生,這樣的教育投資很失敗。
“這反映了當前中國高等教育并沒有很好的與市場接軌。”王忠武說,在市場機制下,中國高等教育沒能考慮市場需求,這才會出現地域性的“教育投資過度”,即需要高層次人才的地方沒有研究生,而大批的研究生卻又沒做該做的事。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
相關新聞
-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饒思圓課題組誠招博士、碩士研究生 - 化學、材料學、生物工程、電子工程、神經科學、基因工程 2025-04-11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二輪通知) 2024-04-26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 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4-03-14
- 教育部以就業率決定高校專業設置引爭議 2011-11-23
- 石化類高校就業率遠高于全國高校 2009-07-13
- 教育部: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68% 2009-07-09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