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研究發現酶促聚合反應可用來保護絲綢文物
2013-05-0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龔德才教授科研小組發現,利用酶促聚合反應修補古代絲綢纖維的微裂隙,可增加脆弱絲綢文物的強度,從而為珍貴文物的保存與研究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世界》雜志新聞欄目4月25日以Filler to patch up ancient silk delicates為題對該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蠶絲是一種天然蛋白質纖維,絲綢織染是我國古代先民的重要發明創造。由于長期埋藏,絲綢文物出土時往往非常脆弱,力學強度極低,觸之即粉,無法長期保存。合成高分子材料因其良好的機械與膠結性能而常用于此類文物的加固,但是這些材料與文物本體材料相容性差,時間一久便會對絲綢文物造成損害。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酶促聚合反應加固法,通過在絲綢文物本體上發生蛋白質聚合反應來恢復古代絲綢的機械強度,增加蠶絲蛋白的穩定性,并且整個過程將不會對絲綢文物產生副作用。這種新方法還可用于其他蛋白質類文物(如羊毛、頭發、皮革和羊皮紙等)的保護,應用前景廣闊。
該項研究得到“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的資助。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
相關新聞
- 浙大王征科課題組《Adv. Sci.》綜述:生物材料在角膜再生中的應用 2025-01-02
- 國科大楊晗課題組誠聘博士后、副研究員 - 化學、高分子、功能材料、納米材料等 2024-09-24
- 西安工程大學武海良教授、姚一軍副教授 CEJ/CP:在天然高分子熒光材料和超吸電解質溶液材料方面的新進展 2024-02-03
- 南京大學成義祥教授團隊 Angew: 圓偏振紫外光激活的不對稱光聚合反應用于合成具有圓偏振發光活性的材料 2025-03-09
- 蘇州大學王召教授團隊 Nat. Commun.:二維MoS2壓電催化劑加速聚合反應與水凝膠重塑 2025-02-20
- 川大朱劍波教授團隊 JACS:溶解平衡促進動力學拆分聚合反應 2024-12-18
- 西安交大和玲/潘愛釗課題組 ACS AMI:用于古象牙文物臨時加固和保護的鈣基礦化水凝膠材料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