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聚合物分離膜表面工程研究室在Langmuir上發表論文
2013-08-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心血管疾病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頭號殺手,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動脈粥樣硬化。盡管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機制十分復雜,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人體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水平的異常升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血液中 LDL水平是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徑。
目前研究去除人體血液中LDL的方法和材料眾多,基本原理均是基于負電基團與LDL之間的靜電相互作用。浙江大學聚合物分離膜課題組黃小軍副教授研究團隊發現,LDL受體以及對LDL具有強相互作用的肝素均具有荷電基團和糖環結構,受此啟發提出了“多重相互作用模型”,即糖和負電基團對LDL具有協同效應識別作用。本文通過單分子層自組裝的方法構建磺酸基/糖基模型表面,系統研究LDL與模型表面的相互作用,發現磺酸基/糖基自組裝模型表面能夠增強識別吸附LDL,證實了“糖基/荷電多重作用模型識別LDL作用機理”。
具體的工作以"Bioinspired Multiple-Interaction Model Revealed in Adsorp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to Surface Containing Saccharide and Alkanesulfonate" 為題,發表在2013年第29期Langmuir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