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日前評選揭曉。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深圳、廈門、南京、蘇州、杭州、青島當選。大理、桂林、江陰、昆明、蘭州、馬鞍山、寧波、三亞、溫州、武漢、西安、鄭州為2013“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入圍城市。
十大引才城市評選專家丹尼斯(右二)在福建師范大學考察
本次評選列出4個一級指標,即政策環境、政務環境、工作環境及生活環境。列出18個分指標,即權益保護、在華身份相關政策、引進及評聘政策、創業扶持政策、政策信息獲取、相關機構配置、相關事務辦理流程、政務人員工作質量、工作及創業環境、升遷發展機會、薪酬待遇、國際化氛圍與多元文化、人居自然環境、城市發展規劃、醫療衛生環境、子女教育環境、社會公共文明、城市包容性。對于外籍人士而言,上海、北京是他們眼中最有魅力的中國城市,也是綜合吸引力最強的城市,它們的得分比其它城市遙遙領先。
本次活動由中國國際人才交流與開發研究會和《國際人才交流》雜志聯合舉辦,數據分析及研究報告由零點研究咨詢集團合作完成。吸引外籍人才參與投票共7.2萬余人次。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完全由外籍人才參與評選,由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外國專家、“外專千人計劃”專家等組成的專家評委團隊評出的榜單,這個引才引智“中國城市榜”可謂含金量十足。
上海
四個一級指標均奪冠
上海名列第一,4個一級指標均處于第一位。在18個分指標中,上海也取得了17個第一的好成績,僅僅在“引進及評聘政策”上比北京得分略低。
上海在國際化氛圍與多元文化、薪酬待遇、權益保護、子女教育環境及醫療衛生環境方面做得尤為出色。而其中后兩項是絕大部分中國城市在引才引智綜合環境中不夠完善的方面。上海在引才引智環境建設方面已經走在中國的前列。
專家點評:
“外專千人計劃”專家、2013年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專家、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伙伴研究所所長菲利普(Philipp Khaytovich):在我看來,上海是目前最國際化并對外國人最為友好的中國城市。我認為對外國專家而言,上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比中國的任何城市都好。
北京
引才及評聘政策得第一
北京名列第二,4個一級指標均處于第2位。從18個分指標來看,北京在“引進及評聘政策”一項中獲得第一位。
北京在國際化氛圍與多元文化、薪酬待遇、權益保護、子女教育環境及醫療衛生環境等指標上獲得了外籍人士的認可。此外,在“引進及評聘政策、在華身份政策”上獲得的投票較多。
專家點評:
現任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所長、前美國國家氫能協會主席、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主席喬恩·邁克·戴維斯 (Mike Davis):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文化底蘊濃厚,經濟蓬勃發展。針對空氣污染問題,我期待北京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方案,希望北京的空氣質量能夠切實得到改善。
天津
外籍網民最認可的城市
天津名列第三。在網絡投票中,天津得票排在前列,成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潛力的中國城市之一。在18個分指標中,天津在“升遷發展機會、政策信息獲取、相關機構配置、相關事務辦理流程”幾項中獲得高分。
專家點評:
2013年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專家、天津自然博物館特聘教授肯尼斯·尤金·貝林(Kenneth Eugene Behring):作為天津市的榮譽市民,我感到十分自豪。我認為,天津的生活環境十分舒適,天津市民的幸福指數比較高。我很享受在這里的工作和生活。在我看來,天津不僅僅是一個開放的、全球化的城市,它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也很高,這里友好溫暖的氛圍時時刻刻令我動容。
廣州
“工作環境”排名居前
廣州名列第四。在4個一級指標中,廣州分別排在第5位、第4位、第3位與第5位,其中的“工作環境”排名最高。在18個分指標中,得票最多的是“城市發展規劃、創業扶持環境、工作及創業環境和升遷發展機會”,后三者都與“工作環境”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專家點評:
2011年“羊城友誼獎”獲獎專家、廣州現代快速公交和可持續交通研究所所長卡爾·費(Karl Fjellstrom):交通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影響著城市里每個人的生活,牽涉到方方面面,關乎發展、經濟、環境等。我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良好的交通規劃,把廣州建設成為一個更加宜居的城市。
- 北京化工大學石峰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后、引進人才(長期有效) 2021-01-23
- 四川大學鄒華維教授團隊引進人才、專職博士后招聘啟事 2020-06-01
- 中關村引進人才年齡放寬 海外人才可獲百萬獎勵 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