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材料化學》雜志刊登電工所重要成果
2008-01-0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電工所應用超導重點實驗室馬衍偉課題組首次利用強磁場條件成功制備出gamma-Fe2O3磁性納米管,詳細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主辦的Chemistry of Materials(Chem. Mater. 20 (2008) 20)上。這是該課題組在強磁場極端條件下新材料合成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
該研究最近制備出的gamma-Fe2O3磁性納米管直徑約為300納米,長度大約為30微米,具有較好的結晶性,而且在室溫下表現出典型的鐵磁性質。與已報道的制備方法相比,該方法具有過程簡單、合成時間短、樣品結晶性好等優點,這為納米材料的制備提供了一條簡單、有效而且可調的新途徑,被國際同行專家評價為一項開拓性的工作。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之后,詳細研究結果以Magnetic-field-induced synthesis of magnetic gamma-Fe2O3 nanotubes為題發表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
強磁場材料科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重視,在這一極端條件下,存在著新的科學機遇,對科學的發展和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強磁場在材料領域的研究已涉及到超導材料、磁性材料和納米材料等新材料。因此,美國高場實驗室的專家稱其為Science,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of the 21th Century。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曉靖)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