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生教授:從質譜分析到組建管理大型儀器實驗室
2014-01-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上世紀90年代,馮金生教授在德國留學期間開始使用液質進行類腐殖質物質的研究,從此走上了自己的質譜分析之路;有了國外質譜分析及實驗室管理的經驗,回國后馮金生教授在北京理工大學重新組建了實驗中心,充分發揮了質譜和眾多大型儀器在科研和測試領域的價值。我們可以從馮金生教授自己使用質譜儀器、管理實驗中心的經驗體會,展望一下無機質譜應用、國產儀器的未來發展。作為中國分析化學工作者非常典型的一個縮影,希望馮教授的經歷和所思所想,能激起大家的幾點共鳴……

馮金生教授跟質譜打了近20年交道。從南開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畢業后,1995年馮金生教授到德國勃蘭登堡工業大學分析化學實驗室工作,當時實驗室有臺體積龐大的串聯四極桿液質(VG Quattro),但購買后一年多時間一直沒人能夠使用起來。當時年輕的馮金生雖然沒接觸過質譜,但他憑著一股子韌勁兒,僅花了3個月時間,就基本掌握了這臺大型質譜的使用,并成功分析了第一批送檢樣品。實驗室的主任非常高興,這臺儀器不僅開始發揮科研作用,還可以“創收”了。1996-2003年,馮金生一直使用這臺質譜,不僅為各類科研和測試做樣,還自己拆裝維修,從離子源到四極桿分析器, 6年的時間里居然只請過兩次維修工程師。
談到應用,馮金生教授還回顧了一段故事。當時的課題是研究大氣水分中的類腐殖質類物質。大氣水分中的類腐殖質,即大氣中的云;研究清楚這些物質,將能深入了解下雨的成因。馮金生教授當年用這臺液質聯用分析類腐殖質。當時的文獻認為類腐殖質全是大分子,但馮金生教授用質譜得到的結果,卻是在分子量800以內的信號。他當時認為質譜觀測到的結果和文獻不符,所以丟棄了這些數據。直到1997年,有文獻發表了質譜分析類腐殖質的結果,數據卻和當年自己得到的結果一致。一方面對自己丟棄了親手得到的結果惋惜,一方面馮金生教授也更加認識到質譜的作用。質譜為自己今后的科研和測試打開了一扇大門,后來這臺液質在分析有機合成的樣品,水、土壤、大氣等環境樣品,塑料等樣品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北京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學院 馮金生教授
類腐殖質的研究 走上質譜分析生涯馮金生教授跟質譜打了近20年交道。從南開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畢業后,1995年馮金生教授到德國勃蘭登堡工業大學分析化學實驗室工作,當時實驗室有臺體積龐大的串聯四極桿液質(VG Quattro),但購買后一年多時間一直沒人能夠使用起來。當時年輕的馮金生雖然沒接觸過質譜,但他憑著一股子韌勁兒,僅花了3個月時間,就基本掌握了這臺大型質譜的使用,并成功分析了第一批送檢樣品。實驗室的主任非常高興,這臺儀器不僅開始發揮科研作用,還可以“創收”了。1996-2003年,馮金生一直使用這臺質譜,不僅為各類科研和測試做樣,還自己拆裝維修,從離子源到四極桿分析器, 6年的時間里居然只請過兩次維修工程師。
談到應用,馮金生教授還回顧了一段故事。當時的課題是研究大氣水分中的類腐殖質類物質。大氣水分中的類腐殖質,即大氣中的云;研究清楚這些物質,將能深入了解下雨的成因。馮金生教授當年用這臺液質聯用分析類腐殖質。當時的文獻認為類腐殖質全是大分子,但馮金生教授用質譜得到的結果,卻是在分子量800以內的信號。他當時認為質譜觀測到的結果和文獻不符,所以丟棄了這些數據。直到1997年,有文獻發表了質譜分析類腐殖質的結果,數據卻和當年自己得到的結果一致。一方面對自己丟棄了親手得到的結果惋惜,一方面馮金生教授也更加認識到質譜的作用。質譜為自己今后的科研和測試打開了一扇大門,后來這臺液質在分析有機合成的樣品,水、土壤、大氣等環境樣品,塑料等樣品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回到北理工后,馮金生教授看到學院有一臺氣質、一臺液質沒有更好地使用,就主動請纓把兩臺質譜和其它儀器一起管理。比如一臺原瓦里安公司的離子阱液質充分發揮了作用,為學校的各類合成樣品提供測試服務,還用于近幾年熱門的超分子材料結構的分析、生物發酵液中物質的分析等領域,使用效率極高。
無機同位素質譜在環境、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
馮金生教授也談了自己對無機質譜應用和發展的一點看法。眾所周知,最初無機質譜在無機同位素分析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剛推出時便發現了200多種同位素,隨后技術就越來越成熟。近年來,隨著有機物分析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加,從表面現象來看,無機質譜的應用領域正在縮小,貌似走到了盡頭。但實際上,無機同位素質譜憑借其高靈敏度、高準確度、能夠絕對定量等優勢,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和人類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無機同位素質譜在生命科學和環境領域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比如近年來,大工業生產造成了環境污染嚴重,進而導致疾病的產生、威脅人類健康。而檢測大氣、水、土壤等環境中這類污染物,或者傳播入生物體內的污染物,往往需要儀器有很高的靈敏度,并能準確定性和定量。傳統上的離子色譜僅能檢測已知物無法定性,同時靈敏度也有局限。而無機質譜如ICP-MS,在檢測環境、生物體內微量金屬離子和形態方面,有極強的定性、定量優勢。同時,ICP-MS高靈敏度的優勢,還可以大大地減少傳統方法中的前處理過程。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史權教授課題組招聘科研助理 2014-07-04
- 中國化學會首屆全國質譜分析研討會召開 2014-04-29
- 中科院化學所關波、郭瑾獲得北京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優秀管理員"獎勵 2014-01-28
- 表面高靈敏度光譜學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舉行 2013-11-13
- 基金委重大科學儀器-化學與材料學科戰略研討會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2012-08-30